文章经授权 来源: 金句文案(id:fengshaoye30)作者: 冯志林

原文链接:写文案万用大法,我已用了十年(合集)|冯志林



1


写文案的万能方法


今天说一个非常接地气的文案写作方法——如果让你写一句文案,连方向和内容都有了,你会怎么写了。

 

我们是不是就一定能立即写得出来呢?未必。

 

这几天我也在痛苦挣扎中,就是面临以上的困境。所有的东西有了,要写一句不一样的广告语,但偏偏大家就是写不出来。

 

写出来后,要不就是大家感觉味道不对,要不就是味道过了,要不就是还可用力点……总是差那么点。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只能用最笨的方法,找关键词、找语感、找切入点……一点点组合,想玩积木一样,看看每个人是拼出来一个航空母舰呢,还是一个小鸭子。

 

拼得多了,拼得久了,终于出来的,只要时间给得足够,好文案终究会磨出来的。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发想创意的过程,也是今天我要说的文案写作方法。

 

大家一般怎么去想创意呢?换句话来说,大家都是怎么去写一句好文案。

 

一般来说,你可能是直接关起门来,冥思苦想,想啊想啊,看如何找到好方法解决,说不定会蹦出一个好点子。

 

还有一种就是创意的核心方法——旧元素新组合,很简单的六个字,基本点名了我们怎么写文案、怎么脑风暴、怎么去做产品的方法。

 

如果大家不太理解,就用刚才积木的例子来说。积木就是你的旧元素,不断新组合就能得到航空母舰,或者飞机大炮。这个方法就是旧元素的新组合。

 

所以到我们写文案,知道要写什么内容后,其实就是将你找到的素材,不断地组合,像玩积木一样。

 

旧元素新组合的过程,我理解为数学中的穷举法,不断地列出你想到的无限种文案的可能性。

 

只要你写正确了一个句子,就可以在它的基础上,不断做出组合变化;以及在它基础上增加些元素,最终写出一句好文案。

 

是的,写文案的方法,我在上面这一句话中,基本说完了。

 

至于其他大家看到的用悬念、用夸张、用数字等方式,只是组合过程的手段一样。

 

好比你玩积木的时候,这个地方应该用一块绿色长条,显得形状比较吸引人;哪里用了一块粉色的小颗粒,显得形状更可爱罢了。

 

如果想要写好文案,其实就是我开头说的,得慢慢磨,一个字一个字去组合尝试找到文字的新可能。

 

这是一个非常耗时的过程,你可能到最后发现做了很多无用功。但你吃饱了,不能否认前面99个包子都是白吃。

 

创意不可能一步到位,如果不是天才,多次尝试才有可能写出好文案。

 

公司要让你一下子拿出50句广告语,如果想要偷懒,怎么办?是的,穷举法就是一个救急的方法。

 

不断文字组合、不断变换文字角度,不断列举句式,直到你再也写不出为止。然后就是从中筛选,找到让你最心动的那一句文案,就可以收工下班了。

 

穷举法是你写文案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短时间脑暴数十个文案的好方法。

 

现在,就来为你介绍这个方法,但愿对你有帮助:


2


何谓文案的无限穷举


2.1 没有天才的灵感,也能写出好文案


写文案如同做菜,没有下厨之前,便要准备一系列的食材,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等待,假如缺了这些,巧妇也为无米之炊。


写文案同样也是如此,你需要经过看市场、问客户、挖产品、想概念等过程,一步步去准备,才能一点点写出好文案。


那有没有“硬着头皮”写的方法呢?还真的有。假如你不会找概念、或者没有时间找概念,甚至压根不想找概念,或许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无限穷举法。


穷举法是一种存在很久的古老算法,在中国古代约5—6世纪成书的《张邱建算经》提出的“百鸡问题”,开创“一问多答”的先例,说的就是穷举法。

 

至今天我们所说的穷举法,基本思想是依据问题的约束条件,将所有能解答问题的方法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在这些列举的问题范围中,逐一验证哪一个答案更符合问题,直到全部列举的情况验证完毕。

 

如果某个答案验证后符合题目的全部条件,则是问题的一个解答,如果全部验证后都不符合题目的全部条件,则是问题无解。


中国文字的神奇之处,是每一个字词皆有含义,字词组合成不同句子也有不同的含义,句子之间再以不同的组合,便能产生无穷无尽的含义。

 

无限穷举法,就是以此写作原理,从你所想象到的不同角度、使用不同的文案写法去表现你的文案主体。

 

别看这视乎是一个文字游戏,但却是最能检视文案基本功的方法之一。

除却靠灵感而创作的天才型文案写手,一般的文案成长途径只有笨拙地不断去写、不断去试错,才能找到最佳的表达方法。

 

2.2 借用文案制造不同语境,激活用户想象


无限穷举法应该怎么样写呢,先来看个经典的文案例子。

 

台湾意识形态的石孟慈分享过一个案例,让大家用不同的文案表现方式,去说“玛丽亚拥有一只左眼瞎了的猫”这一句话。

 

示范例子如下:

 

一只猫,左眼瞎了,是玛丽亚的。

玛丽亚的猫,左眼瞎了。

瞎了左眼的猫,属于玛丽亚。

玛丽亚有一只猫,瞎了,是左眼不是右眼。

玛丽亚的左眼瞎了,不,是她的猫。

谁瞎了左眼?玛丽亚?还是她的猫?居然是她的猫。

谁瞎了左眼?玛丽亚?还是她的猫?幸亏不是玛丽亚。

玛丽亚没有瞎,她的猫瞎了,是左眼。

世界上瞎了右眼的猫,都不属于玛丽亚。

玛丽亚看得见整个世界。她的猫,瞎了左眼,看不看得见整个世界?

所有眼睛正常的猫,都不是玛丽亚的。

玛丽亚的猫,左边的眼睛看不见。

看不见世界的是玛丽亚的猫,不是玛丽亚。

玛丽亚的左眼正常,右眼正常,她的猫只有一半正常。

玛丽亚的猫的左眼,真的完全看不见。

世界上有很多玛丽亚,可能只有一个玛丽亚,有一只左眼盲了的猫。

玛丽亚没瞎,她的猫有瞎,只有左眼瞎。

“瞎了左眼,我的猫”玛丽亚说。

事实上,玛丽亚的猫瞎的是左眼不是右眼。

……

 

正如你之所见,文案诉求的本质是“玛丽亚有一只左眼瞎了的猫”。但是因为有了不同的诉求角度、不同的陈述重点,将这个事实延展出无限的剧本。

 

比如陈述的有“玛丽亚有一只左眼瞎了的猫”、推理的有“世界上瞎了右眼的猫,都不属于玛丽亚”、设问的有“谁瞎了左眼?玛丽亚?还是她的猫?居然是她的猫”……每一个版本的文案,都出现了不同的场景,每一个场景便产生关于阅读的新鲜感。

 

2.3 文案基本功之一,不断地试错


中国的语言最为博大精深,每一词、每一句话有不同的表达方法,彼此加以组合,更是有无限种文案陈述方式,故而你会看到“玛丽亚有一只左眼瞎了的猫”能穷举出不止100种文案写法。

 

如果没有限制性的条件,如缺乏陈述主题,你依旧可一直写下去,但是如此写法,这个方法便只会变为文字游戏。

 

而文案总归是戴着脚镣跳舞,当要有陈述主题、要符合广告策略,甚至客户要嵌入品牌名字等诸如此类的前提条件。

 

你的文案再以此前提条件,进行不同的产品场景、不同的说话语气、不同的文字修辞、不同的文字组合等方式表达,才为之是无限穷举法。

 

最终从无限穷举法中,挑选出最符合前提条件的、最打动人心的、最恰到好处的那一句,这才是文案从基本功往上一步的工作,同样这也是写出好文案的关键所在。


没有确定解决方法的时候,寻找最优解答的一个比较有效的途径,就是不断地穷举、不断地试错。无论解题其他问题,还是今天我们说的写文案。

 

穷举法解题,必须要有不同的列举答案的方法。而我们说写文案的无限穷举方式,这里归类了三种,分别是顺序列举(导航式穷举)、组合列举(关键词穷举)、 MECE法则(分类式穷举),下面具体来说说。


3


顺序列举(导航式穷举)

 

只对你写下的文案,做最基本的句式变化,是以为顺序列举。因为提前写下了核心句子,顺序列举是怎么变通都是不能超脱这个核心句子的靶心。

 

如同你拿着导航仪,终点是确定的,你可以使用任何的方式到达终点,如汽车、骑车、走路抵达,所以我又将这个列举的方式,称之为导航式穷举。

 

例如:以“玛丽亚拥有一只左眼瞎了的猫”这句话为例,看是如何列举的。

 

第一步,写下文案的准确性

 

你须先写下这一句核心文案 —— 玛丽亚拥有一只左眼瞎了的猫。是谁、在哪里、做什么等等,写下最具事实的一句话,我们再以此这句话进行下一步顺序变化。

 

如果你提取不到句子关键要表达的核心内容,不妨以5W1H去写,即六何分析法,简单可概括一句口诀,便是“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为什么?怎么做?”。

 

文案一开始不要试图写得有多好,先要让自己写对,将要诉求的内容清晰表达,我们才能进行优化。如果连基础信息都写得不齐全,说的多好也可能会偏离了方向。

 

第二步,穷举文案的可能性

 

到了这一步,便是开始去穷举以上句子的无限可能。不过一开始,我们也不要过于增添其他文案元素的进入,只以最简单的句子顺序前后组合便可。

 

以“玛丽亚拥有一只左眼瞎了的猫”为例:

 

玛丽亚带着一只左眼瞎了的猫

一只左眼瞎了的猫跟着玛丽亚

玛丽亚只有一只左眼瞎了的猫

……

 

在这个方法中,文案只是简单的前后顺序置换、或是同义词置换,文案基本没有改变原来的调性,所以看起来是大抵是没有太多的变化。

 

第三步,验证文案的有效性

 

所有被穷举出来的文案,我们最后都是在当中选项,寻找写得最优的一句。而在第一个方法中,因为只是简单的顺序组合、同义词置换,往往很难找到让我们眼前一亮的一句。

 

而能凸显文案效果的,则是要看谁的组词功力更高或更低了。

 

如将例子的“一只”置换成其他的数量词,“一只”变化为“一颗”、“一块”是不是让人顿生疑惑之感?


这等用法,将某个事物置换成熟悉的事物,这便能吸引到用户眼球了。用户能多看你一眼你的文案,至少离他再多看一眼又进了一步。


4


组合列举(关键词穷举)

 

文案一开始不会写,如何通过写任意写一个句子,进而提升自己的文案水平呢?试试无限穷举法的另外一个方式——关键词穷举。

 

说到关键词穷举,好比是在计算机运算中穷举的第二个方式——排列列举,即是列举出所在范围内的所有答案。

同样在文案中,也是如此道理,不以成效为先,先尽可能地排列出你能想象到的文案写法。

 

前文说的导航式穷举,仅仅只在句子的前后顺序上、同义词置换上花费功夫,并没有改变文案本身的属性,最终能找到的最优解答,不一定能尽如人意。

 

但关键词穷举,则是无视这个规则。你仅需要保留关键词,比如主语即可,然后在文案中使用加减一些词语、使用一些修辞等方式,改变文案的调性,赋予文案更多的可能性。

 

那么,具体是如何写呢?我们继续以“玛丽亚拥有一只猫”这一句话为例,作为示范的例子。

 

方式1:增减法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在你写的5W1H的文案中,拿去当中的某个元素。比如只有起因和结果,中间却缺了过程。

 

典型的例子如“小明因为吃了这个,结果被保送到了大学”,中间缺乏了关键的元素,便容易引发了用户的疑问,引发大家留意起你的产品。

 

在“玛丽亚拥有一只猫”这一句话,你同样可以使用增加字词、或减掉字词的方式提升文案的质感。

 

例子比如:

 

玛丽亚拥有一只瞎了的猫(增加“瞎了的”)

玛丽亚拥有一只左眼瞎了的猫(增加“左眼瞎了的”)

玛丽亚。猫(减去了“拥有一只”)

 

方式2:标点法

 

在古文的书籍中,文章最初是没有标点的,读者从哪里停顿、哪里结束,能读出不同的意思。这里就是利用标点这一特点,给予文案不同的读法,产生新的含义。

 

例子比如:

 

玛丽亚:拥有一只左眼瞎了的猫

玛丽亚=一只左眼瞎了的猫

玛丽亚·猫

 

方式3:修辞法

 

目前已知的修辞手法 ,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常见的有设问、反问、比喻、比拟、夸张、双关、排比等等。


而还有一些则并非常见,比如用典、仿词、飞白、列锦、重叠等等。我们就是借助各类的修辞手法,写出表现产品不同程度的文案。

 

例子比如:

 

设问修辞:


谁瞎了左眼?玛丽亚?还是她的猫?居然是她的猫。

 

夸张修辞:


玛丽亚有一只左眼瞎了的猫,右眼却大如拳头。

 

方式4:角度法

 

每一个文案都有不同的陈述主体,即写文案的人应站在是哪一个角度去说文案。


你可站在产品使用者的角度、也可站在产品制造者的角度,或站在一个全知全能的角度去说。

 

简单来说,即是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写法的区别。

 

例子比如:

 

我的猫瞎了左眼(第一人称的角度)


“瞎了左眼,我的猫”玛丽亚说。(第三者角度)

 

以上仅只是部分关键词穷举的方法。

 

你还可以加入不同的语言,比如俗语、术语、数字、英语等等;也可加入不同的元素,比如魔幻、武侠、玄幻、童话等等;也可模仿不同人群的口吻陈述,比如小资的、白领的、愤青的等等。

 

只要你能想到的,都可以尽情写下来。最终我们便是在这些穷举文案中,挑选符合产品、又具备创意的一句。


5


MECE法则(分类式穷举)


5.1 文案非红烧肉,“霜降”是大忌


在《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一书中,提及了这样一个写作说法:文案非红烧肉,“霜降”是大忌。

 

怎么理解呢?一般来说,霜降牛肉因为产量稀少、制造成本高,且其肉质鲜美,代表着牛肉的最高级,但在文案中,“霜降”却是最低品。

 

一份被沦为“霜降”称呼的文案,好比是霜降牛肉一样,瘦肉中有脂肪、脂肪中有牛油、牛油中有瘦肉。文案的主题散落到文章的不同地方。

 

比如你要卖的产品是橙子,文案本来说味道鲜美便可。但你在文案中一会写价格如何便宜,一会又在说渠道如何好,本以为你会接着说质量了,你却又说包装如何漂亮,最后又跑去说竞争对手了。

 

作为用户,被你的文案带着满天飞,满以为可沉浸下去阅读一个细节,但却是跑马观花。这种文案就是“霜降”文案,没有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创作者自己玩嗨了。

 

好文案正好和“霜降”文案相反,肉就是肉,脂肪就是脂肪,骨头就是骨头。


换句话来说,写文案须单点突破,这一段该说品牌就说品牌,这一段该说产品就产品,不要顾左右而言它,对待读者来不得一点含糊。


5.2 试着不遗漏、不重复写出文案


我们而如何解决“霜降”文案的问题呢?《金字塔原理》这一书中提出一个方法,名为MECE法则,英文意思是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相互独立即是各部分的内容相互之间独立,完全穷尽即是全部穷举出问题的各类可能性。简单六个字概括,就是不遗漏、不重复。

 

这个法则操作的方式,需要你先设定3~5个分类主题,然后将事情归类于这几个主题之下。目的在于可让你快速分清事情,而又不至于让分类的事情彼此之间重合。

 

举个例子,“人类”这个内容,按照MECE法则划分,以“性别”为分类主题,则分为男人和女人,这是不遗漏、不重复;而分为男人和大人,因为大人也包括男人,就产生了遗漏、重复。

 

按照MECE法则思考,“一年”这个内容,按照“季节”主题划分,则分为春、夏、秋、冬。泡咖啡这个内容,按照“放糖”主题划分,则分为放糖和不放糖;中国移动按照客户划分,则分为用中国移动和不用中国移动之分。

 

5.3 并非写出一万句,才算穷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MECE法则,这是一个思考问题时非常重要的工具。在写文案这个事情上也同样适用,都是选用不同的主题分类。

 

但并不是都能穷举,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而降低不遗漏的方法,我们可借用其他思考问题的工具,将分类的物件装到一个新的容器中,可尽量避免这个情况的出现。


这个容器比如有4P、SWOT分析等,我们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些新的容器不一定能合适地套用,也就是我们不一定凡事都能做到MECE法则,会有所遗漏。

 

对此也不必要太过于介怀,我们不是真的在解答一道高考题,或者去研发飞机大炮,我们只是在写文案。

 

只是借助MECE法则穷举出尽可能不遗漏、不重复的可能答案,最终从中选择一个最好的答案而已,并不是一定要穷举出一千句、一万句文案才善罢甘休。

 

所以,放轻松些,我们只是在玩一个游戏,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MECE法则并不是写作工具,它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方式。

 

要运用这个思考方式,你必须要借用其他分类工具完成写作。因为即使你写完文案,它也不能验证你的分类是否不遗漏、不重复。

 

这些分类工具有二分法,将信息分为A和非A,如专业和业余之分、未婚和已婚之分;也有过程法,将事情按照几个步骤划分;还有矩阵法、公式法、元素法等等,不一而足。

 

 5.4 MECE法则写文案,只需三步走


下面简单概括这个使用方法,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切点 —— 找到分类关键点

 

如何分类,决定了最后是否会不遗漏、不重复。而分类首先要做到的,应先确定我们为什么要分类,才能决定我们怎么分。

 

怎么分的关键,必须要找到事物分类的切入点。你按照什么类别来分,比如按重量来分,还是按地点来分,或者按时间来分……这个关键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分析方法,并不没有优劣之分。

 

如果找不到这个关键点,可试试将分类事物放入“其他”这个方法。如果事情无法全部分类,或不知道类别,则放入到“其他”。

 

最简单的就是二分法,即A和非A的方法。典型的文案例子有七喜汽水——将自己定位于“非可乐。”

 

我们在文案写作中, 同样可使用这个二分法。比如楼盘特点是靠海,那怎么分类?就将市场上所有的楼盘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海、一类是没有海。

 

文案即可说“假如城市中心没有海”,反向诉求没有海的楼盘是如何不好的各类状况,从而突出了本身项目有海的优势。

 

第二步:细分 —— 对大类继续分类

 

找到分类点后就可以将物件归入容器内,大类分完后,你还可对每一个分类,继续往下细分。

 

比如楼盘可分为郊区盘、中心盘,而在郊区盘可继续细分为知名开发商开发和非知名开发商开发,如此等等。

 

我们不断往下细分,才有可能挖出我们需要的产品卖点、或者文案句子。

 

第三步:验证 —— 是否有遗漏或重复

 

你可以试着画出一个金字塔图,一层一层对着分类后的内容做检查,这样更容易看出你刚才的分类中,那些是遗漏,那些是重复了。

 

如果还有重复或遗漏,便应该回到第一步,我们继续进行这个分类步骤。

 

具体在写文案中,还可怎么运用这个方法呢?我们继续以之前“玛丽亚拥有一只猫”这一句话为例,作为示范的例子说说。

 

分类之前,先确定我们为什么分类,我们将问题和方向设定为“玛丽亚和猫的故事”,接下来即罗列各种不重复、不遗漏的可能性。

 

玛丽亚和猫之间的故事,可能性有很多种。


这里我们用二分法,可分为有猫或没有猫,所以有了“玛丽亚有猫”,这个显然符合不遗漏、不重复。

 

在这两个大类下,我们还可细分,比如按照数量:“玛丽亚有一只猫”。继续往下分,则是病猫好猫之分,眼睛瞎左瞎右之分。

 

比如以“左右眼之瞎”分类,便会有这些文案:

 

玛丽亚有一只猫,瞎了,是左眼不是右眼。

玛丽亚的猫,左眼瞎了。

玛丽亚的猫,左边的眼睛看不见。

玛丽亚的猫的左眼,真的完全看不见。

 

或者是以“玛丽亚和猫谁瞎”为分,便有这样的文案:

 

玛丽亚没瞎,她的猫有瞎,只有左眼瞎。

玛丽亚没有瞎,她的猫瞎了,是左眼。

谁瞎了左眼?玛丽亚?还是她的猫?居然是她的猫。

 

以上就是无限穷举的三个方式,分别是顺序列举(导航式穷举)、组合列举(关键词穷举)、 MECE法则(分类式穷举)。


最后。


记住,创意的核心方法——旧元素新组合,依照这个方法,我们可一步步分类,将各类的可能性列出来。列出来的过程,即是文案的写作过程。

 

只要你写正确了一个句子,就可以在它的基础上,不断做出组合变化;以及在它基础上增加些元素,最终写出一句好文案。


不要害怕脑洞大开,你穷举的各种可能性,到最后并不都会采用,但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往往能洞见过往看不到的盲区。

 

这些我们的思维盲区,从前你没有想过的其他可能性,往往就是文案创意的来源。

 

要写出这些脑洞穿破天际的文案,并不需要我们有过人的天赋,并不需要我们有太多的创意。


你只需如傻瓜一样,使用这些方法,一个个穷举各种可能性,然后从中挑选符合的一句文案即可。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