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良大师(id:liang_da_shi)作者:良叔大大

原文链接:在信息投喂的时代,如何辩证的理解“正确”和“错误”?


最近朋友圈被这张图片霸占了。




这个极具诡辩色彩的段子,获得很多人的认可,但也有少部分人觉得有问题,但又想不出问题在哪儿?


思辨,是一种反人性的能力,我们来挑战一下自己的软肋。


先从最后的红字金句入手:


“清醒的停留,胜过盲目的前行!”


你猛一看,是不是感觉好有道理?


但你如果认真想想,就会发现这是一句废话,真实的情况是,我们有时需要停留,有时需要前进,没有绝对。


“不可证伪”往往是鸡汤的一个共性,你无法说这句话是错的,但它又不是完全正确的,所以那些金句多是没有意义的扯淡话。


这种扯淡话之所以让你觉得有意义,往往是因为“描述性引导”,如果我把这句改成:


“清醒的前行,胜过盲目的停留!”


你看,是不是也挺像回事儿,“清醒”和“盲目”就是引导词,只要它们加在前面,后面说啥都对。


“清醒的思考,胜过盲目的行动”、“清醒的背叛,胜过盲目的服从”......掌握这种技巧,这类金句你想要多少可以来多少。


而且,这些金句怎么看还都挺正确,但这却是一种“无用的正确”,除了能在某些时刻带给你短暂的安慰以外,没有任何实际功效。


就像那块停止走动的手表,就算一天能对两次,又有什么用呢?


它仅仅为证明自己对了两次而存在,失去了手表的计时功能,这就是一种“无用的正确”,没啥意义的。


还不如一块走不准的手表,就算每一秒都是错的,但你知道它错了多少,以此为参照,并不影响你对时间的判断,这是一种“管用的错误”。


因此,正确不见得就好,错误不见得就不好,辩证地看,才能让自己有所收获。


关于“正确”和“错误”,想送给你4句话,都有点辩证色彩,也是我的一些思考。



1


第一句:正确的多没用,有用的多会错


就像上文说的,一块停走的手表,就算一天绝对正确两次,但毛用没有,就像谁都知道“努力才有回报”这句话是正确的,但是有用吗?


没有用,因为“如何努力”才是关键。


在一家科技公司,你可能要努力提供创意,才有回报;


在一家绩效主导的公司,你可能要努力做出业绩,才有回报;


在一家僵化官僚的公司,你可能要努力巴结领导,才有回报;


请注意,我说的是“可能”,到底什么样的环境,匹配什么样的努力,要自己体会自己尝试才行。


总之,一个绝对正确的道理帮不了你,因为这些道理只是一种“心法”,没有实践价值。


就像炒股的人,谁都知道“高抛低吸”的道理,这话绝对正确,但是没用。


你得知道多“高”算“高”,多“低”才算“低”,这些“技法”才真正有用。


但是技法在应用时,往往又会出错。


就说炒股,林奇、林弗莫尔、格雷厄姆都详细的讲过如何判断股票价值的方法。


这算是技法,很有用,但是你拿来A股试试?保证亏的你爹妈不认。


因为环境不一样,技法就会失效。


你如果上过写作课就知道,虽然很多课程能总结出实用的套路,但并不能让你写出爆款文。


为啥呢?


因为大众的口味一直在变,以前喜欢咪蒙的毒舌辛辣,后来是青年们的苦大仇深,又到半佛的鬼畜调侃,再到九边的直男唠嗑......


你学完人家的套路,大众已经不喜欢这个风格了。


你看,时间不同了,技法也会失效。


你学的沟通技巧,我猜多半也不管啥用,最起码达不到你的预期。


因为你每天面临的沟通对象都不同,千奇百怪,人心难测,你很难用那么几个套路全部摆平。


真相就是这样,技法都是在真空下的提炼,而应用时的现实场景却复杂的多,这就是为什么,你学了那么多知识,却总感觉没什么长进的原因。


一个人的成长,当然需要技法,这是一种“显性知识”,是一个行动路标,但也仅此而已


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隐性知识”。


一个好作家,能写出优美的字句,但他无法告诉你,为啥要这么写。


一个沟通高手,总能潜移默化的说服对方,但他也说不清自己到底用了什么技巧。


真正有用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说出来的,它们就隐藏在血脉之中,在某个瞬间恰当的溢出......


而这种“隐性知识”你不可能从书本获得,也不可能全靠高人指点,你必须不断的行走,掉坑,爬起来,再掉坑,再爬起......如此反复。


事实上,推动我们成长的最大因素就是犯错,所以,我想送给你的第二句话就是:


演化中的错误,远胜过静态中的正确。



2


第二句:演化中的错误,远胜过静态中的正确


问你一个问题,你摊上了一个官司,有两个律师,你会选择哪个?


A:读过上千本法律书,但从未上过一次法庭;


B:上过千次法庭,但没读过一本法律书。


倘若你还有那么一丢丢理智,我相信你应该会选择B。


尽管你知道那千部法律书都是正确的,你也知道那千次官司中,肯定有不少失败的,但是选B,仍然是明智的。


因为法律书的正确是静态的,得不到现实的反馈,也就没有什么应用价值。


而那千次官司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律师可以通过失败和错误,不断的演化,向胜算最大的方向靠近。


当然,这个案例有点极端,律师是不可能不读法律书的,我只是想让你知道,做成一件事儿的诀窍,就是在错误中演化。


莱特兄弟在发明飞机前,可没什么飞机制造理论,这哥俩经过了4年,试用了200多种翼形,才演化成可以飞行的飞机。


现在的苹果很牛逼,但在iPhone和Mac问世前也生产过很多脑残玩意,比如Macintosh电视、G4 Cube计算机、Pippin游戏机、ROKR手机、冰球鼠标......


这些产品都失败了,但乔布斯的任督二脉打通了,他在错误中领会到用户真正想要的产品。


亚马逊曾研发过一款智能手机叫:Fire Phone,很多人都反对,但创始人贝佐斯却坚持要推,最后失败了。


当遭受董事会批评时,贝佐斯却说:


Fire Phone虽然是个错误的产品,但我却很自豪,这个探索本身就是一个宝贵的学习过程。


你们别忘了,我们的Kindle阅读器,也是靠这种试错模式下才诞生的。


贝佐斯表现的,就是一种“试错文化”,是硅谷最提倡的精神。


硅谷的创业者认为,错误是一种动态波,能带来最直接和有效的反馈,由此才能不断演化。


所以,错误不一定是失败的近义词,却一定是平庸的反义词。


在做企业咨询时,我发现很多企业对错误都是一种“零容忍”态度,这些企业根本不去区分原则性错误和探索性错误,只要是错误一律杀无赦。


然而,这个斗转星移的时代,不去试错,就不能扩展边界,只是坚持静态中的正确,那么离死也不远了。


对于个人也是这样,你必须要敢于试错,在尝试完很多不好吃的菜品后,你才能发掘一款可口美食。


那些不可口的菜品,并不是没有价值的,没有它们的铺垫,你就很难碰到你想要的。


我以前写文章,尝试过很多风格,现在看来,有些很幼稚,很傻,很多都被我删掉了,但是它们是有价值的,没有它们,我永远不知道哪种风格更适合我。


追求静态的正确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只用遵守一些教条,不越雷池半步,很有安全感。


但与此同时,你也会被封印在那静态的正确中,失去了演化的机会。


而人是需要演化的,桥水基金创始人达里奥在《原则》中最重要的观点就是这个,他说:


试错 — 失败 — 学习 — 改进,理想人生就是这个永无止境的演化循环。



3


 第三句:“合乎情理”有时比正确更重要


我想送给你的第三句话是:


合乎情理有时比正确更重要。


我上高三时住校,一天凌晨4点去教室学习。


看到一个黑影,突然想到近期学校总是被盗窃,可能就是那个小偷。


对方也发现了我,快速躲到了洗手间,我也不敢进去,守在外面,两人就这么僵持着。


最后对方忍不住走了出来,手里拎着一大袋书,借着走廊的灯光,我认出了他,是复读班的一个学生,我们曾一起踢过球。


他求我不要告发他,他家里实在是困难,才想到偷书和词典去卖钱。


我一时没了主意,就先让他走了......


这种事儿,对于年纪尚小的我,还是很为难的。按照从小接受的教育,我应该嫉恶如仇,揭发对方的违法行为才是正确的做法。


但如果我这么做了,那哥们会被退学,档案里也会永远留下这个污点。


我打电话给我妈,说了这事儿,她让我不要揭发,但要找那哥们谈谈,要求他以后不要再做这种事儿。


我照做了,后来不少同学发现丢失的词典,又神奇的回到了窗台上,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不过,我的心结很久都没有消掉,我总担心那哥们会变成一名十恶不赦的坏蛋。


搞不好哪天被抓了,公安机关追溯往事才发现,原来是一对母子的联合纵容,才让一名小偷最终成长为江洋大盗。


还好,未来的走向比较正常,那哥们考上了一所好大学,毕业后在一家科技公司做中层管理,事业不错,家庭也幸福。


后来,我和一位哲学教授讨论这事儿,于是他告诉了我这句话:


合乎情理有时比正确更重要。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事都泾渭分明的,总有一些模糊地带,你需要调用自己的价值观,甚至情感来处理。

随着阅历的增加,越发觉得这话很有点意思。


有个叫马可维兹的金融学家,开创了量化组合投资理论,还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然而,他自己的投资从来不按照自己的理论来,而是最简单的方法:一半股票,一半债券。


有人问他原因,他说:


“我这么操作比较简单,每天不用那么累,可以睡好觉...... ”


你看,量化投资是对的,但是对于很多人,不见得就是合乎情理的,幸福感对于很多人并不是资产最大化,而是对生活本身的良好感受。


美国领航投资的CEO,约翰·柏格一生都在反对对冲基金,可当他儿子加盟某个对冲基金后,他毫不犹豫的投了一笔钱。


别人嘲笑他言行不一,他却说:


“我是名投资家,但同时也是个父亲,我帮衬儿子不可以吗?”


所以,我们需要“理性”的同时,也需要“人性”,正是这些小格局的东西,提示着我们是真的活着。


我曾是个自律狂人,刚刚创业那会儿,每天要做很多事,还要日更一篇文章。


我甚至用了一个叫做“时间块”的APP来管理时间,这个工具以每25分钟为单位,记录下所有时间的去向,力争不浪费一分一秒。


在坚持6个月后,我终于处在崩溃的边缘,每天被自己压迫的透不过来气。


我不得不承认,也许有人可以像机器一样的活着,但是我不行,我有时需要发发呆,需要打打球,需要会会友......


这些放飞自我的行为,就像充电一样,此后我才能继续工作,否则,不仅身心疲惫,更让我失去了工作的热情。


对我而言,我不能像机器一样毫无感情的工作,我必须热爱我的工作,这样我才能长久的持续下去。


我也明白了,这种极端的自律,是绝对理性和正确的,但这种剥夺人性的正确并不适合我,于是,我调整了工作节奏。


每天只定下适当的工作量,允许自己有摸鱼的时间。


也许成为时间的朋友是正确的,但是有时我也需要当一下时间的敌人。


也许一个绝对理性的自我管理策略是正确的,但是,抱歉,我无法坚持。


我宁可选择一个有瑕疵,但是可以长久坚持的策略。



4


第4句话:即使错误的起点,也不代表错误的终点


讲一个佛教故事。


话说一位高僧,途经偏僻的山村,看到一间破茅屋,透着佛光。


高僧很惊异,这么偏僻的地方,竟然住着得道高人,于是前去茅屋拜会。


原来里面住的一位独居的老太婆,不停的念诵大明咒,天天如此,整整三十多年。


可是高僧听出这老太太念的大明咒,竟然有很多错别字,便纠正了,然后告辞离开。


数月之后,高僧故地重游,再看茅屋,发现佛光竟然不见了,高僧恍悟,是自己的纠正让老婆婆三十余年的笃信生出了裂痕。


于是找到老婆婆说:


“我之前只是试探你的诚心,其实读法一点都不错。”


于是,当高僧再次告辞上路,回望那座茅屋,先前的光明果然重现。


这故事有点鸡汤,但是却能很好的说明“即使是错误的起点,也不代表错误的终点”这句话。


事实上,决定我们人生高度的,往往不是起点的选择是否正确,而是投入的过程是否虔诚。


很多年轻人会埋怨自己没有遇到一个好时代,没有加入到一个好行业,因此摸鱼混日子。


然而,未来的走向,没人可以掌控,但是否投入,却在掌控之中,如果连这点掌控权都放弃了,肯定出局。


回望一下过去,就会发现,很多貌似错误的种子,最后都生出了正确的果子。


李佳琦当年在美宝莲专柜卖美妆,身边很多人都觉得一个大老爷们干这事儿,也太不靠谱了。


但李佳琦很投入,研究女孩的心理,认真对待每一个客户,以至于很多女孩点名要李佳琦来服务。


后来直播风口来了,这个瘦了吧唧的老爷们也红了......


我一位朋友,是TX早期创业团队的成员,学的是电信工程,当年入职TX,全家人反对,大家都觉得电信、移动才是正确的选择。


但是小马哥对这朋友说,公司至少可以卖200万,能分给他十几万,不善言辞的老板能说这话,那朋友就很信,干活也很卖力,后来的故事就不说了.......


每个人都想踩上正确的风口,但是风口一旦能被预料,就不叫风口了,千鲫过江,万马过河,红利被迅速瓜分,普通人没有机会。


普通人的机会,就是在一个赛道虔诚的蹲守,等待风口的到来。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曾提出过一个“非期然后果”的概念,大概意思是:


你很投入在做一件事,预期一个结果,但是往往会出现很多你预期之外的东西。


有点像我们常说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本来想搞个大学生软件,选选校花啥的,却一不小心搞成了FACEBOOK;


本来想搞个网上书店,卖卖过期杂志啥的,却一不小心搞成了亚马逊;


本来想搞个网上黄页,帮中国企业打打广告,收点推广费,却一不小心搞成了阿里巴巴。


这种无心插柳的事儿太多了,但是没有“栽”和“插”的动作,花肯定不会开,柳也肯定成不了荫。


所以,与其抱怨起点不好,还不如先使劲跑起来,你不知道惊喜会在哪里出现,但肯定不会出现在起点。



5


写在最后


以上,是我关于“正确”与“错误”的一点思考,正如我一开头讲的,这是个辩证问题, 所以,我说的也不见得就正确。


不过,如果也能引发你的一些思考,我想目的就达到了,在这个信息投喂的时代,我们不要成为被动的接收者,而是要尽量主宰自己的思想。


另外,经常读我文章的人,都具有一定认知水平,因此我忽略了一些显而易见的背景和限定。


比如,我说“正确的多没用,有用的多会错”,并不是指显性知识都没用,而是说这些知识只是辅助功能,真正要精通某个东西,最重要的还是在实践中参与。


我说“演化中的错误,远胜过静态中的正确”,并不是指要主动犯错,而是指不要怕犯错,犯错不是目的,演化才是目的。而且,犯的错也要在自己安全边界以内。


我说“合乎情理”有时比正确更重要,并不是指合乎情理比法律更重要,而是指遇到复杂的两难问题时,需要理智和情感的共同参与。


我说“即使错误的起点,也不代表错误的终点”,所谓“错误的起点”,并不指那些显而易见的错误,你天天猫在家里玩游戏,这种错误的起点,不大可能让你到达正确的终点。


好了,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对你胃口,点个赞再走吧,多动一下手指而已,搞不好有什么非期然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