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DoMarketing-营销智库(id:Domarketing-001) 作者:朱磊、张宁

原文链接:想进4A圈或跳槽? 11位大佬早在8年前就已为你写好了超级面经(上)


编者按:新年一过完,对于职场人而言,又迎来一次跳槽季,而对于即将面临毕业的学子们而言,也将踏上求职面试之路,网络上关于如何写简历、如何求职、如何面试的经验案例多如牛毛,但对于有志于进入4A圈的新人而言,又该作何准备呢?


其实,早在8年前《广告导报》编辑部就曾策划的一个这方面的深度访谈选题,由朱磊、张宁负责采编,讲述了当时4A广告圈中11位牛人的招聘选人观,一方面这些牛人至今仍旧在国内的4A广告圈举足轻重,拥有重要的话语权;另一方面,这篇深度的报道,涉及的问题面非常广泛。


例如如何选择新人?如何看待有经验的广告人和广告新手?如何让自己的简历更容易被发现、记住?英语很重要吗?能拿多少钱?面试一般会有哪些环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何判断考官的态度?如何得知你是否还有机会?穿什么衣服最合适?如何看待第一份工作的重要性?怎样看待手下员工 “跳槽” ?做哪些功课能帮助创意水准的提高?如何看待公司加班?怎样的创意是好创意?如何看待 “飞机稿”?一个好的创意人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更看重创意人的能力还是人品?……


对于想涉足广告圈的新人或想跳槽的老鸟,此文都绝对值得认真一读,堪称4A广告圈的超级职场宝典或超级面经,囿于微信文章字数不能超过2万字,而此文非常长,因此小编会分上、下两篇文章进行发布,文章越往后越精彩,请大家千万别错过阅读哦:)以下为正文:


广告圈爱老实人: 11位高手的用人经验及创意语录


梁伟丰(Leong Wai Foong), ECD: BBDO

喜勇(Kevin Xi), CD: Firstell

狄运昌(Michael Dee), CCD: DDB

马忠榆: 马腾国际

王永辉(前Publicis ECD), GM: i-DNA

 张秀华(Wendy Cheung)女士(前Dentsu ECD): 广告群英会

杨舸: 同盟

虞志平, ECD: 电通东派

黄俊龙, ECD: 博报堂

黄伟, CD: 汉唐国际

杨异群(Tiger Yang), EVD: 生龙活虎

(备注:以上为受访嘉宾,职位是当时受访时的职位)

 

如果你是一位广告新鲜人, 本期专题能成为你的行动指南。


11位嘉宾来自11家不同的广告公司, 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代表了本土最优秀的创意力量。这里面或许就有你希望进入的公司,先摸清楚老板的脾胃吧,或许不久的将来,你就会坐在他们的面前。


如果你混迹广告江湖已有时日,本期专题是你的怀旧画册。蝴蝶小时候都是毛毛虫,高手起步也难免要看师父脸色。越走越高、越走越快的你,如果曾有过迷失方向的时候,不妨停下来回头看看,或许能获得一些不一样的启发。

如果你仅仅是一位广告热爱分子,我想本期专题能提供给你不一样的视角。原来广告人并非都像你想象的那样狂放不羁乃至于有些怪诞。老实人总是最容易赢得朋友的,只是对于广告这一行,你还得老实得够有创意。

 

江湖找人篇

 

如何进入理想的广告公司?他们都会通过哪些方法寻觅人才?面对严苛的考官,有哪些注意事项?江湖找人篇为你一一作答。

 

进入4A对于一个广告人有多大意义?4A公司是如何看待有经验的广告人和广告新手的?


喜勇:进入4A公司不应是广告新鲜人的唯一理想,广告是个经验累积的行业,跟对师傅更重要!有经验的稳坐勿燥,拿出作品自然有电话打来。新毕业的最好在三四年级时去些能提供实习机会的广告公司见习, 熟悉环境,培养感情。

 

虞志平:能够进入4A公司,对于刚毕业的广告新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就像一个全新的储存器,可以容纳各种知识和经验。对于已在广告界打拼多年的广告人,要进入4A公司就得看你的经验和背景来自于哪里。如果公司文化背景比较相近,那么该部分经验就会成为展现才能的翅膀。

 

张秀华:新毕业的一般可以在就读大四的时候便去4A公司做实习生,一边工作一边吸取经验,待毕业后便可以顺理成章地加入或留任正式工作了。一般4A公司都会优先考虑录用有工作经验的。

 

王永辉:其实对于这两者的选择是根据广告公司当时的需求而定,但个人潜质与素质是两大关键性因素。

 

黄俊龙:现在进4A的门坎越来越低,所以最好是在步入社会的前一年,可以找到机会去广告公司学习,为下一步完整的事业规划。

 

马忠榆:这个问题勾起我20多年前的经验。我做了一本相当精致的简历,是一本近8页的纯手工简历,大量留白,当作私人信函直接挂号寄给当时某4A的老总。当然时空不同,当时的信息和工具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美术是用色膜过热机的,文案是手写的。


回头看, 如果我现在想进入4A,新毕业的有几招,别谈什么热情澎湃,我就是你要找的千里马。什么不做总统做广告之类的,太俗!每个人都这样就没有差异了!

   

告诉你,女的把你最美的相片放上去,男的把你最能表现创意和最具私人个性的素材运用到简历。如果在还没毕业就确定路子,我会毛遂自荐,厚着脸皮假装朋友到4A找创意总监,告诉他我很能干,而且免费。没事多参加一些乱七八糟的学生作品比赛或观摩,有机会碰到评委或资深人士,留手机、邮箱什么的,没事请安或发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给他,让他对你的友善有印象。


如果有经验的,要有收集作品的习惯。自己或别人的案子多参与、多了解、多帮忙,千万别说全部都是你做的。你是哪根葱?上面没老板啦?有经验的要多看多做,有时间多参加讲座,争取认识很多资深人士,要名片要签名的,收集之后,了解各大4A主管创意的名单和他们的背景及得意作品。听完讲座要做笔记或写下心得,有天你碰到他一定用的到。


以上都是偏门,最重要的还是作品说话。

 

如何让自己的简历在众多简历中被发现,被记住?

 

虞志平:只有出色,才能出挑。简历中,只要可以表现你的能力,都应该突出强调,让面试你的老板对你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但要注意一切必须如实地写,千万不能夸大,因为诚实是你面试中很重要的部分。

 

喜勇:写简历是开始做创意人员的第一份作品,不做作,别刻意,让灵光自然闪现,事实求是,讲了优点别忘把自己的弱势也摆一摆,来得更有冲击力。别放太多作品,因为资深人员知道作品永远是TEAM WORK,不知道其中那部分是你的贡献,除非你能诚实地指出。

 

黄俊龙:要应聘创意工作时,你的简历就像一个人的外表,一定要让你所应征的4A广告人事部一目了然,知道你应征什么职位。你若是个社会新鲜人,在文辞的表达要正面而简洁,如果要应征平面部门的话,就要在这方面增加多一些。

 

王永辉:应聘的目的是告诉广告公司你能提供什么价值,如果你是应聘创意人职位,那你必须从一个创意性的角度来看待这整个面试过程。譬如一定要像其他99个人一样写聘信吗?难道没有更有效的方法?但有一点你必须注意的就是,你必须是有一个非常专注的主题。


马忠榆:简历一定要清楚诉求你要应聘的职位。听起来我这要求很蠢吧,我收过很多简历,想象不到有很多简历根本没写你要干嘛。很工整的制式简历千万不要,创意工作一般分两种Base——设计和文案——设计一般进入时比文案薪水高,因为他有几年的学校专业养成。设计背景的人有空多做飞机稿,要给看的是想法,更积极的是拿你要去的公司客户做一些稿子,为这公司应聘量身定做稿子,摆出不进公司决不罢休积极态度,但是前提是稿子要好,烂的反而更糟糕。

文案的简历不是文采,是策略。很多好的文案是不需要画面的,一张空白的纸下一个好的标题都会有画面,或可以找几张图片针对某个客户下几个有销售力或有趣、有策略的标题,别废话连篇。


平面的简历比较吃香,因为浏览的时间比较快,而且有可能是你完成的。影像作品不现实,你只能算参与,功能不大,光是拍片部分导演和拍摄团队的加分都跟你无关。

 

杨异群:除去基本条件的佐证外,大部分是印象与感觉吧。一份有创意、用心的简历是较易被看到的、有诚意的简介是可以感受得到的。

 

梁伟丰:通常我会从简历来了解该创意人的“来时路” ——若跳槽次数特高的人员, 比如说5年内换了8间公司之类的,我就会让该简历跳到我秘书的桌上做草稿纸。若是稳定性蛮好的,我就会要求先看作品,再看适不适合进行面试。

 

黄伟:对于资深人员,我们不太在意他的简历本身的创意,因为资历和经验清清楚楚写在上面。而新人我肯定得看你简历有新意吗?能如何 “贩卖” 自己。一份有创意的简历自然能从几百张简历中钻出来。当然简历的基本讯息必须真实。

 

杨舸:鉴于社会上已经有各种教你写简历的招,所以简历现在对我鉴别人才来说,已经不太有帮助,写得好的不一定好,写得烂的不一定差。好的求职简历,在于你是在恰当的时间,投寄给了恰当的公司,尤其是给恰当的人看见了,当然还因此获得了恰当的面试机会。

 

通过哪些渠道你更容易被理想中的广告公司发现? 


喜勇:广告公司永远对好的或者有潜力的人才求贤若渴,所以只要你有能力,随时可以有机会。熟人推荐会增加面试的机会。 

  

杨舸:虽然旗下创意人员各种渠道都有,而且各种渠道招进来的都不乏优秀人才,但我还是觉得,如果可能,新人尽量通过公开招聘比较好,犹如初生婴儿,自己出来的,经过了一次自我艰难的挣扎,而不是靠剖腹产的帮助,未来的人生也许更有战斗力一些。 

  

黄俊龙:一般4A广告公司招人最多应该是过年前后吧,因为这时候许多人可能因加薪因素而跳槽,刚好此时你可以乘虚而入,除非你有“特殊权力”,哈哈……不过还是最好靠自己的实力吧,这样工作才会快活! 

  

虞志平:4A公司通常在这两种情况下招人:一是年初人员流动比较大的时候;二是当公司有新客户的时候。4A公司招人渠道是多方面的,其中熟人推荐和猎头公司是目前比较重要的渠道。 

  

张秀华:4A公司没有固定什么时候招聘,一般在人员调动或流失时,大多数是在年底吧,很多人会在劳动合同满约时跳槽的。招聘可以是什么渠道都有可能的,只要勇于尝试,争取面试经验。 

  

王永辉:招人的渠道其实是多样化的,但广告行业更多的是通过口碑介绍,如果是高层更多会通过猎头公司的专业搜寻。 

  

黄伟:在江湖上招人有风险,很容易打眼。现在较突出的问题是“诚信问题”。很多新人是拿别人的作品来的,光看作品多不准,所以一般我们先不看作品,先聊聊,一聊就摸到底了。我们很反感这类拿别人的作品来的人,只要证实你的东西不是自己的,我们一律不考虑。一般会是熟人介绍和专业广告网站推荐,可信度较高,也比较对口。 

  

杨异群:只要能获得好人才,任何方式都是好渠道。 

  

狄运昌:熟人。 


英语作何要求?有何用处? 


喜勇:英文的要求其实是自我的要求,外语能力强能增大你阅读作品的国际视野。但如果你真的天赋秉异,也许创意部可以为你在提案时配个外文翻译。 

  

黄俊龙:一般设计的英文能力会比文案差许多,不过英文是国际语言,不管你的上司是美国人、俄国人、外星人或英文不好的日本人。你最好要具备简单的会话和广告上的专有名词,这样也比较好沟通。 

  

虞志平:对英语的要求主要看所招聘公司的岗位要求,以及所服务客户的要求。 

  

英语在工作中的应用程度是比较广泛的,比如看最新广告案例和国际广告行业教材、工具等,就需要对英语有一定的掌握。 

  

张秀华:一般4A公司都希望员工会一些英文,因为面对国际客户时会方便沟通。 

  

王永辉:广告是属于世界文化潮流的一部分,广告更是跨越国界的一种商业行为,创意人更应该是一个跨越文化与国界的专业人,英文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你能拿到多少钱? 


喜勇:因公司而异,因能力而异,但本土公司目前好的创意人员薪水正在超过4A。 

  

黄俊龙:虽然你是一个菜鸟,但薪水方面也要考虑一番,要算好给老妈的买菜钱,你的置装费,还有恋爱费……可以问一下学长和朋友现在的行情大约多少,当然如果你的语言能力好的话,就比别人机会好一大截了。 

  

虞志平:每家公司都会有自己在市场上的一个定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家公司薪水的大致标准。而每个员工薪水的高低,完全是和个人能力、经历以及公司的期望值成正比的。当然也与你想进这家公司的初衷有关。总之薪水是雇主与被雇者双方共同协商的结果。 

  

张秀华:薪水一般按工作职位,经验及年资而定。 

  

王永辉:广告行业是属于服务性行业,除了个人专业之外,对工作投入与时间的要求都也比较苛刻,一般待遇也相对比其他来得更高些,但个人牺牲也是相对的。 


面试一般会有哪些环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喜勇:坐着谈,从之前的工作生活简况聊到对自己特质个性的分析,自我远景的展望,理想加梦想。跳槽朋友千万记住如何解释跳槽原因,这非常重要,包括对前公司的评介。没有人喜欢背叛和讨好般的恶意中伤,CD也特别看重忠诚度。 

  

黄俊龙:如果你不幸和全国各路英雄好汉一较高下,这要靠你平时努力的功力了,神仙也无法帮你了。 

  

杨舸:不断地追问——喜欢旅游?喜欢去哪里旅游?为什么?感受到什么东西?旅途中印象最深刻的?当时什么心情?……喜欢音乐?什么音乐?什么类型?为什么?什么时候什么事件的影响?这类型的音乐有什么特征?可以配什么样的电视广告?……通常这种方法,让面试者无法事先准备,可以看到他/她的描述能力、分析能力、感受能力、联想能力……尤其是得到的回答比较真实。不真实的事先准备好的经过粉饰的答案通常都经不起这样的连续追问的。其实,我觉得如果有可能,让面试者当场玩一些智力游戏诸如九连环、纸牌接龙、华容道、数独等等,也许是一个不错的判别创意能力的方法,哈哈。 

  

虞志平:面试时每位考官的侧重点不同,考题也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首先是应聘者自我介绍,其次作为招聘岗位的要求,肯定会有相关能力的面试题,以供考官作判断。比如对优秀作品、案例的分析和判断等。 

  

张秀华:面试一般了解求职者的学历背景,工作经验,还有考验他的应对能力及一些专业知识等。 

  

马忠榆:题目不重要,每人不同,以我的习惯做法,看的是潜力和人格,学历无用。我最喜欢问的是你为什么离开前一个公司,为什么这么多工作却没有一个工作超过一年。当应聘的人跟我说离开公司的问题是那家老板或主管或同事如何如何才离职,开始说他们的问题却没说自己的问题时,我基本不会用了。每个公司有每个公司的问题,千错万错的都是主管的错,都是老板没眼光,都是……我想你离开我公司也会背后骂我。另外,我曾经遇过一个比较夸张的应聘者,他把公司做过的档案全部拷贝,全部给我,告诉我这都是他做的,要我看看。我根本不想看,第一直觉就是我用他我要防,以后离开我公司我的资料全部会变成他的简历内容。我很害怕,因为我胆小。 

  

王永辉:一般应聘者会在以下几个环节出问题:

 

自信心; 

准备不足; 

作品过多或过少; 

作品内容的选择显示个人判断力的落差; 

对招聘者或该公司缺乏了解; 

迟到。 


如何判断考官的态度?如何得知你是否还有机会? 


喜勇:成熟的考官不会轻易流露出对面试者的态度,除非你是他正苦寻多年的人,他会当场大喜过望,脱口OK!不过这也增加了面试者讨价还价的砝码。没有通过面试,至少你挂上了号,公司会整理收藏你的简历,以备后用。当然好心的CD也会再推荐给其他需要新人的CD朋友,如果你运气好的话。 

  

黄俊龙:现在一般公司很少考试,比较重视你的作品。如果你是应届毕业生的话,你只好准备你在校的拿手作品,你有在校外实习过的话,你的作品会更接近考官的口味吧。 

  

建议你多投几家,在你的心目中至少有3家是你想要去的或梦想中的公司,按你心中的想法排顺位。 

  

虞志平:对于应聘者是否有希望被录用,我会比较明确地表态。 

  

没有被录用的应聘者,原因会有很多,其中部分原因可能是不适合他所应聘的岗位,但并不代表他不适合以后其他的岗位。因此,简历全部会被保存,作为公司人才信息的储备。 

  

张秀华:你面试的准备充足与表现能力,会直接导致你的录取结果。所以机会还是要你自己把握。要是不幸没有被录取,一般简历会被抛掉,短期内在同一公司很难再有机会。 

  

王永辉:很简单,一般应聘者从对方对于自己的兴趣度与投入度就足以知道面试的结果。另一个方面,你注意招聘者提出问题的内容,基本上就可以测试面试的结果。 

  

至于简历的处理因人而异,我一般都会收集整齐,将来会派上用场。也许这个人不适合目前的需求,但他或许会适合未来的另一个职位或当时的用途。 


穿什么衣服最合适? 


喜勇:自然的好。若是面试创意人员,别穿西装就行。 

  

黄俊龙:面试时尽量穿干净整齐就行,最好不要穿西装打领带和创意总监见面,可以想象此时的画面! 

  

杨舸:如果我在意面试时的服装,就是与以前的我过不去——当初我应聘上海奥美时,西装是借来的,里头不系领带穿着毛衣,头上贴一块膏药……而且在公司上班时还曾因穿了破洞的衣服被总监抓进办公室教育。不过,你可以与众不同,绝对不要邋遢和身上散发过期的气味(面试时因紧张而来的汗味除外,呵呵!)。 

  

虞志平:着装是面试印象分中很重要的部分。大方、得体,同时又能表现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即可。不过广告公司中创意部以外的部门面试着装标准相对会以套装等比较正式的服装为主。 

  

张秀华:着装端正大方便可。 

  

王永辉:虽然创意人不像经理人必须打领带穿西装,但两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给人的专业信心,因此着装偏向简约、时尚、大方和注重个人整洁也就行了。男生较严重的也是这方面的问题。 

  

杨异群:要有自己的风格,能为自己加分,其他生冷不忌! 

  

黄伟:先说女士,不要穿得太性感就可以,否则我会想:以后准会影响办公室战斗力。再说男士,也不要穿得太性感,不要太“好男儿”。干创意就是打仗实战,或许你穿军装来,我会加5分。当然以上这些都是对创意人员的着装要求,客户人员自然要反之。

 

对于获奖经历当如何看待? 


喜勇:能力非常重要,获奖的作品是TEAM WORK,别迫不及待地拿奖项去炫耀,除非被问及。 

  

杨舸:我常担心应聘者的获奖经历,会妨碍他/她工作中为客户的生意去考虑创意,但是,我会相信他/她很希望得到成功并赢得别人的认可。所以获奖经历不一定帮助他/她被录取,无获奖经历也不一定导致他/她被拒绝。如同台湾奥美的叶明桂说的,关键看“像不像我们家的人”。 

  

得奖当然好,历史上真正拒绝领诺贝尔奖的人毕竟少数,而且还有故意博取名声之嫌。我第一次获奖,是上司去领奖的,所以没感觉,只是心想以后跳槽时倒是多了一个吹牛的东东。 

  

张秀华:如能获得一些被认可的国际奖项当然有被录用的优势。 

  

王永辉:奖项都帮到一部分,但它不是决定性的,但如果你能提出一些实际案例中客户与市场的评价,那就更完美了。 

  

黄伟:获奖经历肯定会看,获奖代表一个人的作业水准和他所看到的眼界。但我会搞清他在该作品中负责哪一部分。是否该作品的核心人员很重要。 

  

梁伟丰:最大的影响就是得用些时间,去了解一下他在这获奖过程中扮演的是“想出来的那个人”,还是“刚好坐在想出来的那个人的旁边的那个人”。 

  

杨异群:当然是种肯定,但那代表过去,所以影响不大。 


如何看待第一份工作的重要性? 


喜勇:入对行,找准门,跟对人,是以后决定你能否起飞的基础,重要性不言而明! 

  

黄俊龙:日本人以前常常把第一份工作当成他终身的工作去打拼,不过时代在改变,他们也跟着在变化。我个人认为是你做每一件工作,就要尽全力去表现,随时以喜新厌旧的心态求进步就对了! 

  

虞志平:第一份工作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事业的开始。因为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你以后发展的方向。所以选择一份好工作,选对一家好公司,意义重大。 

  

张秀华:每一份工作都是很重要的人生经验,要从中吸取失败的教训,继续改善进取。 

  

王永辉:第一份工作是你树立未来工作价值观的一个基础开始,因此找对公司、找对老板太重要了。 


您怎样看待手下员工“跳槽”? 


狄运昌:祝福! 

  

黄伟:“跳槽”分两种,一是我的东西或人品不行,没人愿跟你混了,那我就要反省;二是他们跟我在一起,能力提升了,其他公司出高薪挖人了,那我该很高兴。说明以后会有更多能人来投奔我。一般我会尽力挽留核心员工,但也不会拦别人高升的路,会替他们高兴。 

  

梁伟丰:如果往上跳的,我会支持并鼓励;如果是平行跳的,我会检讨自己的管理方式;如果是向下跳的,我祝福他。 

  

杨舸:树挪死,人挪活。更何况如今大多时候树挪也不会死。不好,就跳,跳了,不一定好;好了,就不跳,不跳,也不一定不好。我不希望我的部门人员跳槽,尤其不希望优秀的人跳槽;但面对跳槽,总是尽力挽留,尊重选择。不过,你千万别跟着同组的人一起跳,那会让我极端愤怒,因为,摆明了你要让整个小组瘫痪,想给我难堪。 

  

杨异群:诚实地“向上”发展是我所乐见的,改换跑道来获得更多的经验是值得鼓励的,但需要得到主管的肯定与祝福,那才表示你达成了你现阶段的成长,再朝下个目标前进吧! 


您怎样看待通过“挖墙角”获取高级人才?您曾经主动出击挖过别公司墙角吗?如果您公司的高级人才被挖走,您会作何感想? 


狄运昌:遗憾。 

  

梁伟丰:我当然挖过别人的墙角——如果有公司没有这样做过,我想向他们请教;而我的人员当然也被别人挖过墙角——如果有公司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我更想向他们请教。 

  

杨舸:只要不是通过“挖墙角”恶意去搞垮别人公司,没什么不可以。说实话,我挺想去挖的,想当年秦始皇不就靠挖别国人才成就霸业的嘛。不过,还是觉得不好意思,广告圈太小。所以也成不了秦始皇,注定没出息,哈哈! 

  

黄伟:广告圈就是一个互挖墙角的圈,公司人员成本越挖越高。加大培训力度,实现自由员工能力的提升,是比较好的办法。 

  

杨异群:若是用薪资的方式交换,我实在不以为然。那与同行之间“削价竞争”并无两样!给员工好的发展、好的空间与未来才是正道。 

  

我本人当然没有挖过别公司墙角,各人有各人的经营方式,我会感觉不舒服,但我也做不出来。 


未完,请阅读下篇:想进4A圈或跳槽? 11位大佬早在8年前就已为你写好了超级面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