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就那点小破事儿(id:cherliu2015) 作者:Cher

原文链接:我们能从深度报道记者身上学到些什么?


在之前一次幼稚园的分享上,我们邀请小F跟大家讲讲她五年记者生涯对今天转型作planner的影响;但是那次时间太过仓促,以至于她的部分被挤压到了最后十分钟。我一直觉得她分享的很多点都特别有意思,很适于转化到planner的工作中,启发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找到合适的受访者,打开话题深入交谈,挖掘洞察,无限地接近真相,等等等等。为此,我又特地回去请教她,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对话......


也由此生出一个小小的愿望,希望有机会以不同的形式对话到不同行业真正有经验、有思考的朋友,并且能够将他们的经验和思考转化成适用于我们工作的心得和方法。


1.     听说你以前是一家央媒的深度报道记者?能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吗?

我是一个看着比较安静但其实挺能折腾的人:在美国读的新闻系研究生,回国进入传统媒体做了一名深度报道记者,跑过洪水、火灾,也对话过政府官员、名人学者,做了差不多5年,各个领域的报道基本都做了一些,然后转型进入某数字营销公司做了planner。

 

2.     一般媒体深度报道怎么选择、确定选题呢?什么是有意思的选题?

我所在的媒体以新闻报道为核心,所以我们的选题主要分为几类:各类重大突发事件、各个领域的时事动态、社会现象/趋势等。除了突发事件以外,我们不太做消息类报道,所以选题主要从日报、网媒等已有的报道中来,主要是从已有的新闻话题/故事中挖掘出第二落点,看有没有更深层的延展空间。

 

我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一类选题是具有公共价值的个体故事——也许只是一个小人物的际遇,放到大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下,可能就有了不一样的意味,这样的选题是层次丰富的。

 

3.     关于“第二落点”,可以给我们举一个你或其它记者朋友发掘过的有趣的“第二落点”吗?第一落点是什么,又从第二落点中深挖到了什么故事?

几年前有一件很轰动的事:陕西有一位产妇在医院待产时,因为疼痛难忍直接从5楼跳了下去。医院方面称,当时医生三次建议剖宫产均遭到了家属拒绝,所以产妇才在剧痛中情绪崩溃跳楼;而家属方面称,他们一直希望顺应产妇要求由顺产转为剖宫产以减轻痛苦,是医生让他们再观察等待一段时间,不料在这期间悲剧发生。

 

事件发生后,媒体报道基本集中在事件本身,我的一位同事也前往当地医院去调查、还原事情的真相——究竟哪方说的是真话?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医院是否存在监护失位等等?这些正所谓第一落点。

 

我的同事在前方调查的同时,我和编辑也讨论了很多,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事件背后:在21世纪的中国,为什么还会出现“活活疼死人”这样的事情?谁有权决定产妇的生产方式?在国外,无痛分娩已经是非常成熟、普遍应用的技术,但在中国的普及率不足10%。为什么普及率这么低?是传统观念、技术水平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无痛分娩在中国的普及问题成为了这次报道的第二落点。

 

基于此,我采访了中美两国的妇产科专家、麻醉专家,并前往河北一家无痛分娩普及率很高的妇产医院探访。经过一系列的采访、调研,我和同事们用一组封面报道回答了上述问题——因为医疗资源短缺、经济成本高昂、传统观念束缚等原因,无痛分娩在中国难以普及并非技术水平问题,而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人力、成本、机制之困。同时我们也指出,无痛分娩不仅仅意味着现代医学为女性提供了一个人性化的选择,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同时,这一技术的推广普及本身也是中国现代化产房建设的重要一步。换句话说,无痛分娩未能普及,不仅意味着中国女性在生产时要承受更多的痛苦,也反映了中国在产科医学体系建设、产房建设等方面距离世界上公认的现代化标准还有距离。

 

后来这几年,国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无痛分娩诊疗试点,很多媒体都相继做了相关的报道,但在当时,从产妇跳楼事件出发,我们可以说是非常早关注到无痛分娩的媒体,也是独一家由此谈到现代化产房建设层面的媒体。

 

4.     同样感兴趣的是有公共价值的个体故事。也给我们讲一个你采写过的小人物的故事吧。丰富的层次在这个故事里是怎么体现的呢?

其实上面提到的那位跳楼的产妇,她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公共价值的个体故事。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2017年,有一段20多年前“大师给葛优气功拔牙”的片子突然又在网上火了起来,一时间引得网友纷纷热议——有人将信将疑,也有人说那是葛优最想删掉的视频。事情出来后,我找到了片中那位“气功大师”,在他的诊所里和他一起呆了两天,写下了他的故事。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那位“气功大师”现在是一位合法执业的口腔医生,有自己的私人诊所,还带有徒弟。“气功拔牙”至今是诊所的招牌手艺,他也依旧名声在外,甚至因为“人好心善”深受周边百姓爱戴。我觉得这个人物非常有趣,因为他的身上集合了诸多可笑可叹的“矛盾”、“冲突”,更因为他身上有着中国特色的、时代的印记:他本来只是一个赤脚医生,80年代的“气功热”将他推上神坛,然后又在时代的变迁中颠簸浮沉;远离大众视野那么多年后,又被一段突然出现的视频打破了平静的生活。

 

我现场观看了他的“气功拔牙”,其中种种不做赘述。后来文章出来,我的编辑说我心软了,其实可以批判得更狠一些,但我想想还是觉得“有点儿下不去手”——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他的“医术”不规范、不高明,但这也不完全是他的错:在那个因“气功热”而全民疯狂的年代,个人的力量在时代洪流面前是多么渺小。他曾被高高抬起,又被重重摔下,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是时代的牺牲品。更何况,他的存在有着某种必要又无奈的意义:我国的口腔医师数量严重不足,平均每8000人仅有1名牙医,与欧美国家1:500人-600人的比例相差巨大。他的许多患者,都是没有条件去大医院看病的底层百姓,如果没有他这样的医生存在,可能就要一直遭受病痛的折磨。

 

这个人物身上有很多面,有时代和人性的复杂性,他不是“大师”,但我也不愿像很多网友那样称他是骗子。

 

5.     完成一次高质量采访需要哪些条件?

·       前期认真做功课,认真准备

·       选择合适的采访对象、采访环境

·       精细化切割问题

·       帮助采访对象构建和预设

·       通过充足的准备和充分的周边采访,提出新鲜的问题

 

6.     怎样筛选、寻找合适的采访对象?


“找人”算是记者的基本功吧,精准地定位人和信息非常重要。其实和planner做桌面搜索差不多,记者在确定开启一个新选题的时候,也是要做各种资料收集、研究的准备。很多时候需要采访的是一些比较小众的甚至隐秘的群体,就要在做功课的过程中寻找蛛丝马迹,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


·       公开报道/图书馆/数据库——寻找连接者


比如可以通过翻过往报道、学术论文等等找到一些专家学者、行业大咖、意见领袖。这些人通常在其垂直领域以专业见长,有一定的人脉,他们作为连接者,可能会给我们寻找采访对象提供一些线索。


·       微博、知乎、贴吧、QQ群等一切社交平台——寻找有表达欲的人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方式。其实和planner做social listening也差不多吧,甚至会更细致,花更多的时间在上面。就是用关键词各种排列组合在网上搜索,一条条去看每一个帖子、每一条留言、评论。如果有人表明了身份,说了几句有信息量的话,就给TA发私信,这种“大海捞人”的方式成功率相对会高一些,因为他们发帖留言就说明是有表达欲的。这个前期定位的时候会花一些时间,但一旦聊上了通常都还会蛮有内容的。

 

7.     关于找到合适采访对象前蛛丝马迹的寻觅,或者是用大海捞人的方式最终在社交平台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实例?

这个太多啦,因为这就是工作的日常……比如从新闻的评论里找到案件的知情人;比如通过一位大学老师的论文找到了盗墓冥婚的案例线索……感恩互联网,让很多不可能成为可能,如果细细挖掘会有很多收获的。

 

8.     如何选择合适采访对象的采访环境呢?

采访对象熟悉的环境,比如TA的工作环境,甚至是家里,有可能的话可以跟访。比如我以前采访一个妇产科的麻醉师,我就跟她一起在病房里守了一天,看着她上麻醉,照看产妇,跟她一起在医生休息室休息等等。在采访对象熟悉的环境中一起做事情,观察TA平时的状态,捕捉TA的行动细节,这种跟随采访往往会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当然很多时候不一定能有这个条件,如果有的话我还是会尽量争取,和对方呆在一起的时间越长越好。

 

9.     很像人类学里的沉浸式研究。你之前采访麻醉师的报道可以跟我们分享吗?


10.  像麻醉师这样一个职业,我们平时了解得很少,对采访个体也并不熟悉,也没有其它同类型人群可以作比较……这样的话,在跟访过程中容易捕捉到独特的细节吗?另外,在深度报道领域,这样的单一个体能够代表一类人吗?

(这两个问题可以一起回答)正是前面提到的产妇跳楼事件,为了报道无痛分娩普及的问题,我去了一家无痛分娩做的比较好的医院,和一位一线麻醉医生一起度过了一天。这类跟访很多时候不熟悉反而是好事,捕捉细节这些更多是经验和习惯使然,0基础的状态更会让人保持一个非常好奇、非常新鲜的状态。很多对方已经觉得习以为常的事情,如果是聊天TA可能都不会提,但从采访者的视角就能看到更多东西。而且读者也没有接触过嘛,所以我和读者的状态是一样的,正是因为不了解所以才要去了解嘛。

 

这一天的跟访,让我对无痛分娩的具体操作有了很细致的了解,对医生的工作状态、对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对产妇和家人的心态状态等等都有了第一手的观察。我们在现场看到的东西,也许不一定都会被写进报道,但点点滴滴都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所要调研、探讨的话题。

 

在这家医院,我采访了院长、科室主任,到这种在一线的麻醉医生,我们不是空对空地坐而论道,而是在一个非常真实的场景中聊非常具体的东西,这时候你就能看到每一个层级的人都各自面临着不同的问题——无痛分娩在中国普及率低,这背后涉及到的更多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等很多深层次的现实问题。

 

至于代表性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还是要看选题的性质和采访的目的。在这个特定的选题中,我的目的是想要了解无痛分娩的操作、一线麻醉医生的看法等等,我找到了一家有代表性的医院,随机找到了一位当班医生(而非刻意安排),那么我认为,这个采访对象就是有代表性的。

 

11.  什么叫精细化切割问题?能有具体例子吗?

采访提纲看上去可能一个问题是一句话,但实际上随着做功课的深入,不断迭代、包括聊得过程中不断地追问、推进,一个问题是可以包含很多个问题的。

 

分享一个前辈、知名特稿记者赵涵漠讲过的例子吧:中青报《冰点周刊》编辑部的两位记者悄悄领证了,朝夕相处的同事们直到这时才发现,竟然之前没有一个人发现这两个人是情侣。大家觉得很震惊,一起吃饭庆祝的时候,就说八卦一下,一人问这对夫妻一个问题。

 

普通的问题无非是你们什么时候决定在一起的?看上对方什么了一类的。当时,前《人物》副主编、当时还在冰点做记者的林天宏就问了一个特别好的问题:你们第一次牵手前一分钟和后一分钟说了什么?

 

你会发现他找到了一个关键的结点就是第一次牵手,然后做了很细的场景切割,不是问牵手那天做了什么,为什么牵手,而是问牵手前一分钟和后一分钟说了什么?这样提问得到的一个回答可能就是具体的、有内容的。

 

12.  如何帮助采访对象构建和预设?能有具体例子吗?

都知道细节非常重要,但很多时候如果不是提问者自己先想到了、问出来,就不会有细节。脑洞大开也好,换位思考也好,给采访对象递一个“话头”作为引导很重要。

分享一个印象很深的我一个同事的例子,有一次他去采访一个关于地沟油的案子。

他问警察:当时你们去查获的那个地沟油作坊现场是什么样的?

警察说:可脏了,特别恶心。

他接着问:怎么个脏法啊?能不能具体描述一下?

警察:哎呀没法形容,就是特别恶心。

记者:跟那种凶杀案现场比呢?

警察马上就精神了:差不多,可能比那个还恶心。那个地上啊是怎样的,味道啊……细节就出来了。

 

13.  一般深度采访前怎么样准备才算充分?


行业里有人会讲 “灭绝式”占有和采访对象相关的所有背景资料,我基本属于这一派。当然,不是每个选题都有这个准备时间,每个人也有自己不同的方法论,总体而言,在采访前如果自己能够在心里构建出一个基础的框架,就算准备的比较充分了吧。

 

14.  关于这个采访前构建的基础框架,能给我们举一个具体例子吗?

既然前面讲了有关无痛分娩的报道,就还是以此为例吧。这个选题来源于一起突发事件,因此操作时间只有2、3天,而这个过程中需要做短平快的新媒体报道,需要采访多方专家,需要去一线实地探访,时间可以说是压缩到了极致。所谓基础的框架其实类似于结构性思考,要明确这个报道要讨论哪几个问题;成文的时候大概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可能可以深入的点是什么;针对这样一个社会问题,谁是利益相关方,谁能够提供专业的意见或外部的视角等等……和品牌提案一样,虽然可能一时还不那么确定insight/idea是什么,但会知道大概几部分的大致方向。在很短的时间里,主线逻辑清楚了,其他都是可增补、调整的,否则可能会lost在巨大的信息量里。

 

15.  在做事件采访时,记者怎么才能确定对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了一个完整的掌握,确定是不是挖到根上了,而不是停留在一个比较浅的表面?

调查也好、采访也好,很多时候和解谜拼图差不多,从关键节点出发(可能是突发事件,可能是一个冲突或问题,总之是让这件事情成为选题的原因),采访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推翻、推进的过程。随着信息掌握的越来越多,多方信源不断交叉验证,一片片拼起来,拼图自己就会出来个大概的样子,这个题做的扎不扎实、缺了哪里大概也是知道的。当然,很多时候碍于现实的种种限制,记者也没办法拼完/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样子,也是要在接受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推进、接近事实的真。

 

16.  关于周边采访,一般怎么选择这个周边呢?

这个在人物采访中用的比较多。比如做一个人物稿,记者需要做的是通过前期做功课梳理出周边人物的线索,可以是TA的家人、好友、合作伙伴、老师/学生,甚至是竞争对手、敌人;他们通常和被采访人相识已久、交往很深,或是和TA一起经历了某个重大/特别的事件;这些人在由近及远不同层面上的观察、认识和判断,能够帮助记者更全面地认识、理解被采访人。

 

17.  新鲜的问题是指对采访对象而言,还是今后对读者而言的?

从内容输入的角度,如果问一些对采访对象而言新鲜的问题,可能会激发TA的表达欲。以及,对采访对象而言新鲜的问题,说不定对读者也是新鲜的吧。

 

18.  如何让采访对象打消顾虑,敞开心扉呢?能不能举一个具体的例子?(真诚、换位思考、给对方一个理由)

很多时候,让采访对象打消顾虑,敞开心扉不是一个技巧的问题,是心态、态度问题。

 

我曾经采访过刚刚在灾难中失去至亲的人,那种情况下,任何技巧都是没有用的,更多是让自己走进TA的那个情境里,从他们的角度去想问题,然后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是有倾诉的欲望的。我也会去跟他们讲我们是一个怎样的媒体,我为什么要来采访你等等,换位思考,给对方一个理由吧。

 

在一些其他类型的选题上其实也是类似。我曾经因为一个教育的选题,需要采访名校的贫困学生,因为我不太想找那种安排好的典型,所以自己在网上辗转找到了一个男生。因为这个贫困生的身份,他本来很不愿意接受采访,对我能在网上找到他也比较震惊。我很认真地去跟TA解释我为什么要做这个报道,因为中国有千千万万贫困学生,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些孩子怎么怎么样,有一些刻板印象也好,有一些看法等等,你的经历、想法可能可以帮助到很多人。然后,我也会主动跟他解释,我为什么自己在网上找到你,我会怎么样保护你的隐私等等。后来就这样聊了一下,他就答应跟我见个面,建立了信任,也聊得还蛮好的。

 

总体而言,记者能给别人的东西特别少,很多时候真的是完全仰仗陌生人的善意。我有时候也会去想我去采访TA能帮到对方一点什么吗?可能是一个事情让更多人知道,可能是让一些误解被澄清,甚至可能只是当时当地的一点点陪伴和安慰。当然,不同情况下肯定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做一些法制案件类调查类的选题,肯定是不一样的方法,还有很多时候就是需要厚着脸皮去一次次地软磨硬泡,但总的来说,我是觉得我认真负责地完成我的工作,不博眼球不利用采访对象,对方是能够感受到这个东西的。其实归根结底只有真诚对待别人,对方才有可能真诚地对待你。

 

19.  如何判别采访对象说的是不是真话呢?

首先,个人感觉这和经验有关,采访做多了很多时候可以感觉出来。

 

其次,记者做采访和消费者访谈不太一样的是,发布事实性的信息之前必须要多方信源求证,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东西都是要相互验证的。

 

从技巧层面的话,访谈中可以试试反复提问的方式。比如你问了一个问题,感觉采访对象没有说真话,可以在聊一段别的事情之后,再翻回来问TA同样的问题,或者换一个提问方式问这个问题,没有说真话的采访对象不一定能保持前后答案的一致性。

 

20.  如何不断挖掘采访对象内心深处的想法呢?如何做研究和采访才能触达事件的真相?

坦白讲这个问题有点儿难回答,因为非常需要具体情况具体讨论。我想如果其他问题中回答的那些都做到了的话,不一定能够触达100%的真相,但应该能够尽可能地接近真相吧。

                               

21.  为什么会从深度报道记者转行来做广告公司的策划人员呢?在这个转变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又有哪些职业技能是可以转化的?

其实直到今天我都非常喜欢做新闻,但我是个危机感比较强的人,做了5年记者,和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慢慢会发现自己的一些局限性,于是也想出去看看别人在做什么。

 

媒体人转型最顺理成章也是最常见的是去做PR,但我希望尝试探索一些其他的可能性,比如做品牌相关的事情,这样或许比较有机会打造一些差异化优势。机缘巧合正好有这样一个机会,就决定试一试。对我而言,做planner是了解品牌运作、探索商业/市场的一种方式。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基础的职业技能其实大多是可以转化的,无论是桌面调研的能力、深度思考的能力等等,甚至包括找人物故事哈哈~ 写一篇几千字上万字的长报道,需要调动一个人在逻辑思考、沟通、写作等方面非常全面的能力,个人认为在这个基础上做品牌策略的工作甚至是有一些优势的。

 

比较困难的可能还是找洞察并由此推导出真正有助于解决商业问题的方案,算是一个思维方式的转变吧,我也还在不断地学习中,欢迎交流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