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公关狂人 (id:PR-MEN)作者:狂人 

原文链接:流量至上,到底伤害了谁?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下,无处不在的屏幕让消费者每天都面临大量的“信息”轰炸。尽管现在广告主有越来越多的路径去接触用户,但与之而来的是越来越碎片化的用户注意力。


在传统市场营销领域有一个词“渠道为王”,渠道即为打通生产商到最终消费者之间的媒介,有了销售渠道产品才会被用户看到,并售卖到最终消费者手中。在互联网上流量就是扮演了渠道这一角色,如果没有流量甚至没有人知道你在卖东西,更不会知道你卖的是什么。



图片来源于官网


对品牌来说,流量更是运营人所围绕的核心,运营的平台必会经历从0到1的蜕变。但是最近狂人看到了这样一种声音:“流量才是品牌的护身符,流量大行其道,自然有流量大行其道的道理。”在极力提倡流量的重要性,今天我们旧事重提看一看流量的真正意义。



流量策略难以奏效


精雕细琢是新王道


“流量是一切生意的根本”,以往有曝光、有流量就意味着能带来真金白银的转化。但现在消费者的触点变多,单纯靠粗放式刷屏抢占用户注意力的策略已经越来越难以奏效,品牌和消费者的连接和运营需要更加精细化。


很多品牌在大数据时代下却还维持着“大媒体、大品牌、大渠道”的打法,甚至在第一波流量红利崛起之时,仍然维持着每年几十亿美元的传统广告投放。这种与时代脱节的营销策略,虽然可以为品牌带来段时间的流量暴增,但会让品牌在市场抢夺战中遭遇滑铁卢。所以这其实不是某个品牌的窘境,而是“流量为王”时代的湮没。



图片来源于官网


新的消费环境下,品牌如何在完成消费者心智占领的同时,最大化地完成流量到销量的转化实现品效协同,成为了品牌营销的新挑战。


市场增长渐缓,人口红利减少,这一切都预示着营销战役进入下半场,想要将流量转化为销量,必须解决好“如何转化”的问题。



图片来源于官网


另一方面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运营,本质上都是对大众的运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同样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数据,如何建立品牌与人群之间的有效联结,以目标人群为中心积累品牌数据资产,这对于每一个品牌来说都是重中之重,如何把品牌数据资产转化为品牌商业增长,也是每个品牌必须思考的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流量确实可以为王,也确实可以为品牌带来真金白银,但那些都是以前了,按照以前的思维逻辑来解决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品牌无疑会输得很惨,现如今对于品牌而言,重视流量没有错,但如何衡量好流量和转化的天平还需要品牌去思考。



流量并不能形成品牌


通过不同的方式大规模地获取流量,可以使品牌拥有很强的卖货能力。但是如果离开流量品牌还能持续下去吗?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品牌会有这种抛物线式发展的生命周期,到后期基本上是发展乏力的,因为他们缺乏一个完整的品牌体系、不重视品牌,甚至对品牌嗤之以鼻。



图片来源于官网


在商场里品牌有好有坏,有知名的也有无名的。在知名品牌的旁边,是一家无名品牌,你会进去吗,你对这个品牌的感受是怎么样的?也许你会想,我去试试吧,等进去了你发现,这个品牌的产品和服务不过也就是这样,那你下次还会再去吗?就算它们的产品还可以,服务也基本让人满意,看上去又门庭若市的,那如果这家店放在其他的位置,你还会想起它吗?


依靠流量,也许品牌会获得短期的卖货能力,但是这也就相当于一个商场的旺铺而已,并没有与用户建立非常直接的联系,没有去占领用户的心智,对品牌的建立更是没有任何直接的价值。


所以流量是不能形成品牌的,但品牌可以借助流量为品牌去造势,互联网创业者的通病也就是,大家都在经营流量,而不是在经营品牌和用户。



图片来源于官网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为了突出品牌的重要性,什么才是品牌呢!品牌——branding,烙印的意思,它起源于挪威语,是指用烙铁印在农场动物身上的一个标记。


比如一头牛,这个烙印就会有两方面的作用,一个是区分这是你的牛,那是我的牛,避免这同一个地方我们分不出哪个是自家的牛。第二是做比较,我买了你家的牛,觉得你家的牛不好,就形成了品牌,但不是次一点的牛没有品牌了,次一点的也是品牌。


只要你有一个产品,你有一个牌子,那么你就有品牌。苹果是品牌,华为、小米、黑莓这些都是品牌,只是知名度不同,品牌应该是只分知名和不知名的。对于品牌这件事,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对同一件事物的认知可以有不同的切入点和侧面。



图片来源于官网


品牌大师奥格威曾经说过,最终决定品牌市场地位的是品牌本身的性格,而不是产品间微不足道的差异。


占领用户心志的绝不是产品差异化的点,而应该是一个动人的价值观,品牌的意义就在于,不管你在哪,我都会想办法去买,这个是品牌黏着力的一个表现。


60后、70后那几代人,消费习惯没有太多的差距,他们购物习惯也是比较传统的。但80后这批人代际变迁就非常明显了,90后、00后是更为突出的。


现在的用户跟以往不一样,现在的用户更加注重圈层和个性,所以流量逻辑在现代商业社会是行不通的,现代社会的消费者更加趋于个性化、定制化。



流量至上,到底伤害了谁?


现如今有观点认为,互联网盈利的本质就是流量,一条平淡无奇的微博,其浏览量动辄上千万甚至过亿,某些流量明星看似“人气爆棚”,实际上走的却是数据造假的套路。


微博刷热搜、电影刷高分、餐馆刷好评、微信刷阅读量,这种“以银子换热度,以热度挣银子”的模式背后,折射出“流量至上”“唯流量论”思维的利弊。网络留下的是时代的烙印,流量反映的是公众的心声,但掺水的数据、虚假的点击,并不能成为这个时代有说服力的注脚。



图片来源于官网


从直播带货百万人观看十几人下单,到半年吸金800余万的刷量APP被查封,“流量造假”一次又一次地被推上风口浪尖。这些事件可以说是“唯流量论”崇尚“流量至上”的极端表现,但并非偶然的个别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受利益的驱动,“唯流量论”是投资方、内容生产者、传播平台以及粉丝、明星等共同推波助澜的结果。


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资源,一些急功近利的品牌主动参与流量造假。不少艺人和网红都曾在电商平台上购买数据,并且达成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而源于对明星偶像的过度甚至病态式崇拜,粉丝更是试图重构明星的评判标准,认为“数据是明星成就和地位的最好证明”。



图片来源于官网


所以“流量至上”“流量造假”损害了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原则,破坏了正常的竞争机制,营造了产业繁荣的假象。这是对内容生产传播行业生态的严重戕害。


总之“流量至上”“流量造假”不仅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竞争机制和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也损害了互联网内容产业自身的形象和信誉,而其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价值取向还会污染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