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活动情报局(id:Event008)作者:Event008
原文链接:2025公关活动行业半年度总结——到底大家挣钱了吗?
这份迟到了一个月的年中总结,终于出炉了,主要原因是大家都太忙了,样本的有效沟通花了我们太多的时间。
截至6月30号,2025上半年活动情报局统计的线下活动案例数量为907个,同比2024减少29%(单一数据仅供参考,项目类型包括发布会、盛典、快闪、展览、秀场、试驾、晚宴等)。
线上和线下对话沟通的活动公司47家,其中一个亿以上的样本26家,区域城市的活动公司8家。交流的问题涉及半年度营业额、毛利率、客户结构以及人才变化等。
样本中21公司上半年营收降幅在10-20%区间,3家降幅30%,6家公司增幅10%以内,3家增幅20%,1家增幅超35%,其余13家业绩持平。
而47家公司中有且仅有4家毛利率有所提升,其余43家公司均表示利润下滑。带着这些数据我们开始今天的内容讨论,请往下看。
汽车活动营销市场断崖式下跌
几乎所有以汽车客户为主的广告活动公司,均出现了业绩下滑,平均降幅超过20%,部分区域城市甚至接近50%(因为大量4S店关门)。活动情报局的47家调研样本里,有且仅有1家服务汽车客户的公司上半年实现了业绩增长。
有些朋友可能会质疑,上半年汽车圈不是很热闹么,各种事件营销和新闻炒作频出。
但,那只是表面而已,大家不妨回忆下,2025前六个月有哪场汽车发布会让你到现在还记得?(除了小米),是不是记忆一片空白,要知道这里面还是有个上海车展,这才是最恐怖的地方。
根据易车整理的终端销量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终端销量达到了1083.08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10%。
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甚至都诞生不了几个让大家记得住的案例,发布会平均体量三五百万一场,更多是像在完成既定的营销任务。
市场的压力,使得车企营销活动预算普遍砍掉30%以上,媒体试驾锐减,更多的在做用户体验活动。
当然也有知名车企在现金流告急的阴影下,仍斥资千万举办了大型发布会, 就是不知道做完项目后,供应商收款的心情如何。
行业剧变迫使部分活动公司不得不重新审视客户结构,尝试去开拓互联网科技、二次元游戏、大健康等新兴领域。然而不是每个老板都有勇气带着团队重新来过,陈旧的体系架构和当下的市场环境格格不入,看得到问题却根本无法破局。
甲方乙方人才震荡:
裁员缩编与结构性失衡并存
寒潮之下,人才市场剧烈震荡。从去年开始的汽车行业大裁员持续到现在都没有停止,奔驰、宝马、奥迪、大众、日产、沃尔沃等头部品牌陆续裁员近10万人。
我的多位汽车朋友离开前东家后,有转行去时尚和互联网的,更多的则是去了乙方,哪怕是保时捷这样的豪华品牌出来的,市场上也并没有特别好的岗位机会。
而在活动情报局合作的一百多家活动公司里,hr反馈给我们的信息是汽车客户较多的公司普遍裁员10-20%,其他公司大多数也关闭了招聘入口。
乙方用人现状的失衡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呢,连资深创意设计团队流失都不会再补,比稿全靠free和外包团队,恨不得所有精力都是在对客。当然这样的结构一定会在未来受到极大的挑战和考验。
行业人才结构正经历痛苦的优化与重塑。有公司选择全招应届生来培养,但培训体系的建立是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很多找我们联系外部专家讲师的,往往很难适配。大环境严峻到一众外资Agency的职业经理人都开始离开中国了,给本土团队省点人力支出,要知道这哪怕是疫情那几年都不曾有过这样的处境。
比稿真实现状:
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每个月都在疯狂比稿,离谱的是方案改了十几稿,最后中标的却是一家连社保都断缴的公司!”——这俨然成了一种常态。
比稿频率激增30%以上,而中标率却跌至不足10%。部分甲方为压缩成本,不惜选择报价极低但资质存疑的供应商(当然也有可能心知肚明),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频发。市场规则与专业价值遭遇严峻挑战。
不接采购单一邀标;
不接需求不明的邀标;
不接临时性邀标;
不接周期跨度太长的邀标;
已经成了乙方公司面对新客户机会的几大雷区,大家陪跑都陪出经验来了。
这也导致了甲乙方之间存在巨大的信任危机,很多本该十分契合的合作双方因此就擦肩而过。
真正的重生破局:
永远不要替客户省钱
几乎每一个乙方都在跟我说:“预算砍半,效果却要翻倍”成为甲方的普遍要求。戴着镣铐的创意之舞真的跳不下去了。
然而现实是,没有一个市场部做活动是为了“省钱”,因为那么一直省下去可能会让整个部门被裁撤,没有花钱的需求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所以致力做一个“性价比”最优的乙方是个伪命题,为什么报价从来都不敢报到预算顶格?500万的预算今年报400万明年报380万,既然少这么多也能做,客户在新的年度又怎么能申请到更多预算呢?
如今的困境都是乙方自己卷出来的,跟客户没关系,因为你少报的预算不是帮某个业务或者某个采购省了钱,只是怕自己的案子不能完全凭创意碾压胜出而自己压价。
哪怕是在如此艰难的2025,我们仍然能看到很多成熟的IP活动在今年争取到了更多的市场预算去完成更精彩的内容制作。腾讯游戏的王者共创之夜、和平精英大秀,抖音的创作者大会等等经典IP每一年都在持续寻求内容的突破,从来都不是低价者拿标。
所以永远不要替客户省钱,客户要的是把每一分钱都得花漂亮。
优秀的乙方应该永远都在追求卓越的路上,虽然不是每个客户都值得。
我们可以为了生存去做一些“行活儿”,但每年都得有几个作品去维系高品质的口碑,这才是区别自己和普通乙方的核心竞争力。
合理的省钱可以是轻量化快闪店、模块化可复用展具、基于数据的精准引流,是兼顾创意和实效的精打细算,而不是纯粹的低价者得。
行业的真正重生,离不开每个乙方的努力,我们既然还能在2025年看到小红书redland这样精彩的项目,那我就愿意继续相信创意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