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陈无用(id:wuyongzhiyong2022)作者:陈无用

原文链接:论一个广告如何把人弄哭


小度品牌微电影《老杜》弄哭了很多人。


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就泪目了,我还以为是我年纪大了,历经世事,心灵脆弱容易感动。


然而看到B站上铺天盖地的弹幕“哭了”“完蛋我也哭了”“泪流满面”……我才明白《老杜》是一颗老少通杀的催泪弹。



曾经,我们以为一生很漫长,长得像说不完的情话,长得像永远不会结束的舞曲。直到一个人先走到路的尽头。


我乘着天堂的索道来看你,我们约好每年的舞会我都要在的。我走过熟悉的街道和陌生的叫卖声。我来到我们的院子,家中的一切依然是我离开时的样子,只是我没法再给你做很甜很甜的桂花糕。


我看到你在热闹的舞会中光彩夺目,我看到人群散去时你独坐月光下。当熟悉的歌声响起,你一袭红裙舞动几十年的时光洪流。你很难尝试忘怀,我从未停止想念。


我该离去了,我一直都在。


01.


感动我们自己的,才有可能感动千万人。


有多少人写着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却妄想改变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呢?


我曾经在一个会议上听到甲方说,广告就是吹嘛,抡圆了吹!这可能代表了很多人的观点,这也导致大部分广告成为信息垃圾,广告成为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东西,看到广告就充满戒备。


当一个品牌有了正向的价值观,品牌的立意充满善意,才有可能产生好的创意。


当我们在想idea、写文案、拍TVC时,我们到底在创作什么。


我们在重拾生命里的感动。


印度有个导演说,“你花钱买到的不只是我做导演的这段时间,而是买到我喝过的每一口酒,品过的每一杯咖啡,吃过的每一餐美食,看过的每一本书,坐过的每一把椅子,谈过的每一次恋爱,去过的每一个地方……你买的是我全部生命的精华……”


小度《老杜》虚构了一个灵魂重返人间的故事,我们为什么依然被打动?因为那些街道的烟火气,浓荫下的阳光,青春,恋爱,悲喜,香甜的食物,为某一个人单曲循环,离别,生死……我们有的经历过,有的见证过,有的幻想过。

总有人不断重复,我们的事。


我相信这个片子创作的起点,一定是团队某个成员想起了生命中某个感动的瞬间。


真诚不是一种品质,真诚是一种能力,尤其是分享感动的真诚。


02.


Big idea,让品牌成为品牌。


前段时间有一种论调说广告公司的big idea模式落伍了,在媒介碎片化时代失效了。我还写了篇文章,说不是big idea模式不行了,而是你的idea不够big。什么是big idea,就是让一个品牌能使用几十年、不断产出大内容的“大策略”。


LV旅行的意义,苹果的think different,耐克敢想敢做的精神,可口可乐的贩卖快乐……都是big idea。


也可以说一个big idea就是一个大词,大品牌都会占据大词,这些大词都来自人性底层的“生命原力”,比如探索、创新、快乐等。


小度的“陪伴”是个big idea,每个人都有需要陪伴的时刻。即使声称喜欢独处的单身贵族,偶尔也需要陪伴。陪伴的背后是爱,往大了说,爱是人类千万年繁衍的唯一理由;往小了说,爱是平凡生活值得奔赴的意义。


而big idea的落地需要扎实的大内容,就像LV的名人journeys系列海报,苹果每年的春节微电影。日常的刷屏飞机稿、抖机灵的段子是撑不起big idea的。《老杜》就是小度的大内容。


Big idea需要无数大内容滋养才能生根,品牌人格需要日常烟火的炙烤才能成形。


03.


情感认同,让品牌走向伟大的必由之路。


广告,是一种说服的艺术。


亚里士多德老师提到三种说服模式:


情感说服:可以通过与听众建立个人联系来博得听众的情感共鸣。


道德说服:人们会被对方背后的名声、成就等人物特征所说服。


逻辑说服:可以通过信息和论证来说服听众,即以理服人。


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广告,大多都在三种说服方式的范畴里。小度选择的是第一种。


在短视频平台崛起的时代,在每天无数的广告噪音填充城市的时代,土到极致就是潮,比拼创意就是比谁声量大,不少人都会问,谁还有耐心花十几分钟去看一个“慢广告”?


小度披着一袭月色,用《老杜》给了一记温柔的回应。


比尔·伯恩巴克老师曾说:


我们要向世人证明,好的品位、好的艺术、好的文字,可以变成好的推销。


我们看到,很多本土品牌的审美意识正在觉醒,广告人的下一个黄金时代正在缓缓拉开帷幕。


未来,小度把陪伴的故事讲上十年,它就是一个伟大的品牌。


祝愿每个人,身边有伴,心中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