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今日广告ADTODAY(id:Advertising_today)作者:今日广告

原文链接:专访李西沙:做时尚的创意,但不做时髦的事



疫情过后,无论是国内外的经济,品牌客户的生意,广告公司的业务体量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而其根源在于哪里?品牌出海成为新增长点,中国广告公司扮演着怎样的角色?12月14日,在20234A创意节上,今日广告邀请到中国商务广告协会会长李西沙进行专访,分享他对当下消费形式和对中国广告公司经营层面的思考。



中国商务广告协会会长李西沙


1.今年4A创意节的主题是“战•挑战”,您看到今年中国广告遇到哪些新的挑战?


李西沙:今年,大家普遍认为生意越来越不好做,换句话说是遇到了一些经营上的一些挑战。一是客户的预算缩减,生意缩小。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有人说是社会的消费欲望减退,缺乏消费的热情。我认为核心的原因是没有一个所谓消费的热点,比如说,改革开放初期,电视机、冰箱、洗衣机是消费热点,包括后面的买房热、买车热,受疫情的影响,全世界的发展速度都慢了下来,浮躁的热情降了下来,同时也没有更新的消费热点出现,所以消费的欲望就会减退。因此就会出现大宗商品不好卖,市场的反应就会相对沉闷和动力不足,那么企业的宣传预算也同步缩减,直接体现在广告公司的业务量上。


总之,我觉得这应该是总体市场的调整期。我们现在讲的战·挑战,其实跟这方面有紧密关系。除了AIGC这类技术上的突变和冲击的挑战以外,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都是导致生意不好做的原因。


2.出海是当前许多中国品牌寻求新增长的方式,但更多的是通过电商出海不是品牌出海,中国广告公司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李西沙:疫情期间,我国的跨境电商快速发展,数字经济、电商业务的体量快速增长。但是说到品牌出海,这个概念就稍微扩大了一点,而且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提高了一点。大家都认识到品牌出海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但是距真正的品牌出海还是有较大的距离。原因是我们对品牌建设与品牌的理解与认识,并没有走到一个很清晰的高度。在国内没做好,去到国外也不会做的很好。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第一,我们没有那么多很大很强的品牌出海。目前海尔、美的、华为、TCL、比亚迪、VIVO、OPPO类似这些大品牌走向了国际,做的还是比较好的,但是这些品牌出去的时候,我们国内的广告公司帮他们做了什么?据我了解,我们的广告公司好像还真没替他们做过多大的贡献。这种情况,是跟不上客户前进的步伐。第二种情况,客户也不信任,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实力都欠缺。


我们走出去要看外企是怎么走进来的,国际品牌怎么走进来的。我曾经在电通工作,电通先一步日系品牌进入中国,03年丰田进入中国,94年电通就成立了合作公司,丰田是他最大的客户。所以在服务客户出海这个问题上,我们缺乏胆量,经验不足,掌握的技巧也不够,当然,我们的实力也不够。


另一方面,我们缺少合作精神,往往需要一个“老大”带领大家。


所以真正的品牌出海,还没有形成一个大趋势。品牌走出国门更多的是靠品牌自身,而不是依靠广告公司,中国的广告公司缺席了品牌出海的进程。就广告行业来讲,发展不平衡也是很明显的,国际公司某种意义上来讲走在前面,本土公司中有小部分走在前面,绝大部分还都在后边,无论是管理经营还是专业性都不够强。我们要输出价值,提供更多的服务,首先要自己强起来,才能让客户相信我们一起进步,一起前行。



3.现在许多国内许多创意公司开始向咨询公司转型,积极帮助品牌解决生意增长问题,您怎样看这样的现象?


李西沙: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广告公司到底是干什么的?真正的广告人是应该有咨询能力的,要更深入地了解客户,更多地替客户着想,或者是往更高的方向去提炼去引领,就看和客户之间的关系是否紧密。对于我们广告人来说,我和客户关系越紧密,我们一块讨论问题,讨论企业的发展,讨论企业的战略,讨论企业的品牌,就越能发挥咨询的作用,这个工作做的越多越细,广告工作才能做的越好,创意才能更好。


其实我一直认为广告人是最能成为客户的咨询伙伴的,但是我们需要锤炼需要更多的学习,只有广告理论是不够的。


4.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广告合规问题也愈发复杂化,从4A协会角度您对中国广告发展有哪些建议?


李西沙:外部,我们有广告法以及各类规章制度的约束。内部,第一作为广告人,我们在做创意、做传播的时候不能违法。第二,不要打擦边球,例如在商标注册方面使用“最、极”这类最高级的词汇,因为不能采取非正常手段去宣传就用注册商标的形式钻空子,这是不正确的。第三,我们的广告审查力度需要更严格,从源头上杜绝这些不合规的行为。


5.如AIGC,每年新的概念出现,都会有广告公司把新概念和公司经营结合在一起,广告公司应该怎样去做一个长期经营的管理?


李西沙:作为一个公司,首要的就是生意增长,通过业务实现收益。AIGC是一种技术,理论上能够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一个团队的工作,但AIGC并不是公司的全部业务也不是业务的全部。AIGC 是一门技术,我们应该熟练地掌握它,而无需夸大这个概念,如果能够节省人力成本的同时令客户满意,那就是一个更好的结果。


如今广告公司过分追求互联网公司的一些概念,目前看来AIGC还无法代替广告人。我认为我们可以跟着潮流走做时尚的创意,但不要做时髦的事,扎扎实实提升专业实力。


结语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于AIGC时,李西沙先生用其身处广告行业数十年的经验敏锐地指出,技术层面的变革是表面现象,更深层次的挑战来源于企业的经营模式。同时,他指出目前的中国广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当品牌不断前行时,作为广告人更应该积累经验,磨练胆识,大胆创意,站在战略层面输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