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TopAgency(ID:topagency2017)作者:TA君

原文链接:“别忘了经营一个品牌:你自己” | 广告人生实录


想要了解广告人,就要去了解他们的顺境和逆境,见证他们的选择和成长,体会广告和创意带给他们的影响。


邵一非Peter和高桥希一是两位策略人。工作上,他们帮客户经营品牌;回归到个人,他们也在用心打造“自己”这个品牌。如果你见过他们,就很难将他们再放回人群之中,因为他们都有很强的个人辨识度,你可以在他们身上看到策略、艺术、哲学等各种元素。


Peter大学主修国际关系,而高桥希一的本专业是计算机,两个原本与广告毫无交集的男孩,是如何进入到广告业并愿意为之持续付出热情...


本期「广告人生实录」,TA君将带大家走进两位策略人的世界。


01

「邵一非Peter」

极富艺术气息的北京爷们儿


采访开始前,Peter坐在R/GA开满冷气的办公室里,手上拿着TA君抛出一系列的人生拷问,玩笑道:“这场景似曾相识,仿佛在Agency面试”。一句话,场子瞬间就热了起来。



Peter


Peter是北京爷们儿,从小学开始就出国读书,大学是在多伦多上的,所以你听他的说话,京腔儿不浓,英文倒是不少(不排除邵一非隐藏了自己的北京口音)。


也许是中外文化在他成长经历的交融互通,Peter的性格里,对「多元化」的追求深入骨髓。



他曾在多元信仰中心观摩僧人们绘制坛城沙画


Peter很喜欢历史,大学修的是国际关系,在校期间他还发现了艺术历史的魅力,又专门选修了美术史课程。在他大学和毕业后这段时间,他尝试了各类行业以及各种角色:从新概念零售到智能家居,从物联网硬件再到虚拟货币,担任了包括产品管理、数字营销,甚至是创业融资等等数种职位。



大学时Peter和同学一起创业,做了智能家居品牌Vida Home,他当时主要负责融资和产品管理。


也许就是这些经历,让他意识到策略的重要性。


“其实那时候还是误打误撞、自学出来才进到这个行业里的。”大学毕业后,Peter和几位学长同学一起创办了一个视觉设计工作室,从视觉设计层面渐渐接触到品牌构造以及策略规划,从而转入广告行业做了一名策略。接触广告业差不多四年多了,Peter谦虚地称自己是一名萌新。


 “为什么策略和创意需要分得这么的绝对?”这是Peter刚入行时最大的疑惑之一。Peter了解艺术,也很了解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他们对于创意的流程,永远都是一条线做下来。对于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没有策略和创意之分”。


随着对行业的深入了解,Peter领悟到“广告是一种深入式商业行为”,而同时他也想要获取更纯粹更有Motivation(动力)的东西去证明自己的个人价值。



“其实广告从我们的时代里面,拿走了很多非常非常好的艺术家。”Peter引用了一句他很喜欢的艺术家Banksy说过的话。


对于Peter来说,创意原有的价值更高。


他突发奇想用海绵创作的太湖石雕塑,本来只是放在朋友的空间(乌鲁木齐路上的寄存处)展示,没想到却带来了买家,以及展览邀请——他受邀参加的第一个展览是在上海Open More空间举办的《Sitting Room》,同场展出的除了他都已在艺术界有一定影响力,甚至不乏参与巴塞尔艺术展的知名艺术家。后来他还参加了去年在油罐艺术中心举办的Almost Art Project,知名服装品牌zuczug的创始人也是他的藏家之一。



Peter觉得,海绵这种材料是工业化的某种代表,而太湖石又很传统,两者的结合既有历史感也有冲突感。



有人喜欢全身心投入工作来释放创作热情,有人则喜欢探索灵感生活的更多可能性,很显然,Peter属于后者。



除了太湖石,他还在研究像是石窟、佛盘这些很有中国文化标志的创作,同时也在接触木工、乐器、3D动画以及机械制作、互动元素等等…Peter将这些称之为“起床的动力”。



Peter去木工工坊学做框架,又买来羊皮自己制作了鼓面,旅行时也会带着这面鼓和朋友合奏。


Peter涉猎极广,他对新鲜事物饱含热情,而他这些才艺以及经历,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奇想。



Peter游走在博物馆,园林和寺庙间寻找下一个灵感


在他所看来,所有的身份、经历或者说斜杠,都不是标签,而是在处理“之间”关系。例如艺术创作和商业推广之间的关系,或者创意和策略之间。


与Peter一起工作,免不了被他“挖墙脚”,这并不是指跳槽或者换工作,而是他时常想让更多有想法的人都能在工作之外,寻找到真正实现自我价值的事物。



和R/GA上海的同事们一起出门摆算命摊位


他说:“作为广告人我们一直都在帮助客户打造品牌,但作为创意人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最值得去经营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品牌。虽然这是一条很长的弯路,也可能充满了自我否定和外人的嘲笑,但这同时也让一切变得更有意义”。



疫情过后Peter展览迟迟没有恢复,背上自己的作品就跑去杭州参与了马丁戈雅生意的“野草节点”,他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朋友,也再次感受到了绝处逢生的快乐。


“这个世界很大,永远记得要去找你自己的Unique Selling Point(专属卖点)”,Peter最后说道。


02

「高桥希一」

从IT届退休的时装工作者


在采访之前,希一曾给TA君写了一封信,这封信里将他自己的经历和爱好详细地展示了一遍。信中希一提到,自己经常被误会为日本人。最开始,TA君对这一点将信将疑。



希一的信(部分)


与希一的会面,定在了W附近的一家咖啡店。那天他穿了一身卡其色的连身裤和一双马丁靴,带着耳机静静坐在咖啡店门口,聚精会神地翻看着一本书,自带格调。


本以为此次会面,详细了解希一经历的TA君,对于节奏和方向会更有把控,但没想到的是,他思维比预想的还要发散:从品牌谈到时尚、摇滚以及哲学…



高桥希一


遇见


我们现在看到的希一,和读大三之前的那个他完全不同。大三之前,希一自己形容自己像是一个“妈宝”。之后他遇到了木村拓哉,遇到了那个时尚并且自由表达自己的男人,从此希一在探寻自我的路上一发不可收拾,他开始寻找那个最本真的自己。


希一发现自己脑袋里有太多东西需要表达,他辞掉原本程序员的工作,来到了外滩下面的一家杂志社,开始从事时装编辑。再后来,光写也不能满足他,之后又加入了仓石一树在上海的工作室,参与了Heather Grey Wall及Beat的潮牌设计。


就像希一在信中所说“心里的东西太满,现在想要把东西倒出来,只是苦于没有口袋”。


遇见广告。希一大学时候做过关于Nikon的营销比赛,那时候就埋下了一颗广告的种子,而希一的不满足渐渐引导着他向广告行业靠近,广告就是他苦苦追寻的大口袋。


为了离广告更近一点,他先去广告行业媒体做了编辑,等待一个进入真正进入广告业的时机。


两封信


希一是靠两封信敲开了W的大门。


待时机成熟时,希一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创意热店,他注意到了W。


那天,希一坐在星巴克,吃了一份老板娘炒得辣椒炒面,洋洋洒洒给水哥写了一封信。信中将自己所有的才能都展示了一遍:做过驻唱、Rapper、DJ,会玩滑板、街舞…他想告诉水哥,他有能力做广告。


但希一没想到的是,W不招传统的广告人。W的野狗文化,不止找那些能力匹配的人,他们还看中精神上的契合。


第一封信,水哥婉拒了希一。正在希一沮丧之时,他看见了W官网的一行字:“服务于不得志的创造者”,希一心中突然涌起了一股理想主义气息,又给水哥写了一封信,这一次,希一则是更真切表达了自己。


许是希一的坚持,许是他对广告的真诚和热爱,又许是他骨子里面的理想主义打动了水哥,他成功地敲开了W的大门。


在野狗


之前的希一是爱表达,不过表达更多的是自己,但现在的他,表达角度和方式开始发生改变。希一说,这是W教会他的。


“我现在更多地是要替品牌去表达,做品牌的一个幕后推动者,是借品牌的口去讲一些话,讲他们的故事,而不是讲我的故事”。


希一觉得在W最奇妙的经历,就是最终找寻到真正的自己。


W有一首歌,叫《野狗悲歌》,也是希一非常喜欢的一首摇滚。


歌词中写到:“如果你要离开,要记得你从哪里来 ;如果你要回来,要记得你为何而来”。


因为这首歌,希一渐渐理解,有一种摇滚精神,叫做坚定。而这种精神,正源源不断地注入W以及他自己身上。


越在W待着,越能感受到W的魅力。希一经常将W比作一块磁铁,“首先它是有吸引力的,W可以吸引很多有才华的人和你成为伙伴,这是一个非常棒的体验;另外W还拥有非常坚定的内核,也许W一直都在变化,但它的内心最坚定的东西一直没有变”。


自我外化


因为喜欢木村拓哉,希一模仿他的穿搭,后来又从事过跟时尚有关的行业,希一的好衣品让你见他的第一面起,就期待与他的下一次会面。



希一的一些穿搭


采访那天,希一的包里面还装着两本书和一件古着牛仔外套。其中一本书是已经绝版的《时装时刻》,另一本则是诗集《砌石与寒山诗》。


其中《时装时刻》的封面已经掉落,内页有不同颜色的笔记,看得出希一把这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爱不释手。



《时装时刻》内页


谈起他的古着牛仔外套,希一也是细细地讲了好久。设计、做工以及沉淀感…即使已经离开了时尚行业,他对时尚的热爱依然流淌在骨子里,对他来说,“工作是朋友,时尚就是生活”。


理想世界


在疲惫的时候,希一会跑到哲学的世界里喘口气。希一的办公桌上,放满了关于哲学的书籍。


“其实哲学就是思考,它让你有一个思考的空间”,希一说道。


之前W有做一款咖啡,当时创作过程中出了一些问题,如果是一般人就撂挑子不干了,但是希一没有。年会时,水哥形容希一当时的状态:“一句怨言没有转身回到了哲学之中”,希一在哲学中释放自己,同时也在寻找答案。


从程序员、时装编辑到潮牌设计、媒体编辑再到广告策划,说实话,希一每一步都走得颇为理想主义。比较理想化的人大概率都会被现实撞个头破血流,幸好,希一遇到了广告,也遇到了W。



希一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