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文案与美术(id:copyart)作者:文案与美术 

原文链接:知乎「吾辈问答」回答这一代人的高考困惑


再过两天

考生们就要上演年度励志大片《高考》

据统计,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逾1078万人

根据考生们在知乎上搜索的高考问题排行榜

可以看出他们心里有很多小问号

 

高考真的决定未来吗?

学校、专业和城市之间该怎么选择?

高考完不甘心要不要复读?

如何决定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工作?

第一份工作的选择有多重要?

……

 

怎样的鼓励,才能真正让他们获得力量?

知乎秉持“有问题 就会有答案”的理念

请来一位“过来人”分享答案

 

知乎|吾辈问答:所有雪琴的答案



点击播放视频


文案摘录


大家好,我是李雪琴

 

从小,我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我是一个在小学就结束了叛逆期的人

我是一个从初中开始就「嘴上说不行,考试第一名」的人

我是一个有机会去思考上北大还是清华的人

 

但同时

我也是一个上了 985 却迷茫过未来的人

一个退过学的人

⼀个丧到能让别⼈笑出声的⼈

 

现在的我

是一个老牌段子手

一个新晋脱口秀演员

一个在不停抛着硬币选择人生的人

 

我是一个被称作天赋型选手,但其实一直在努力的人

我是一个失败过很多次,但一直在扑腾的人

我是一个不指望成功、但也不希望失败的人

我是一个称不上成功、但也算不上失败的人

 

我,是一个过来人 

过去 26 年我所经历过的一切

我所有的失败与光荣

似乎都是为了能够在这一刻

来回答你们的一个问题

 

「高考真的能决定未来吗?」


相信我你们遇到的问题我也遇到过

没有什么决定,可以决定一生

 

一手好牌也可以被打得稀烂

只要苟住就有可能再次翻盘

 

李雪琴没有因为考上北大,就不用再努力

李雪琴也没有因为退学,就再也站不起来

 

也许你们还有很多问题

是李雪琴回答不了的

但在这里,还有张雪琴、王雪琴、尼古拉斯·雪琴……

 

他们为你提供成功经验

也为你总结失败教训

 

过来人的答案,不一定是标准答案

但过来人的答案,一定可以带你找到你的答案

 

即便你只是想找个地方躺着

他们也能告诉你,在哪儿躺着更舒服

高考嘛,加油呗~

 

有问题,就会有答案

 

SUPER:祝你考的全会,蒙的全对

 

这支视频让我最感动的是那句:

 

过来人的答案,不一定是标准答案


但过来人的答案,一定可以带你找到你的答案

 

这些关于高考的问题,对于面临高考的考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大命题。但对于“过来人”,他们更能从实际经历中给到更中肯的建议。

 

因为生命中大多数难题,都是可以通过“弥补信息差”来解决的。

 

人在一楼,可以看到50米内的情况,但如果你问问爬到30楼的朋友,说不定就能知道50公里以外发生了什么,很多问题也就此迎刃而解。

 

当你遇到难题,找朋友聊聊,就可以得到他们更多维度的分析,给自己的决定提供可靠的参考。

 

 

  “过来人”关于高考的“参考”答案  


  可以给考生们更大的勇气  

 

李雪琴,一个懒散的打鸡血高手。

 

她在《脱口秀大会》中自然真诚的态度、松弛接地气的表演方式,似乎不太符合传统意义上的名校成功人设。但也正是这样一个人,讲出话来,却更容易让人信任,因为她,足够真实。

 

这段旁白前半段,让我们这些平凡人,充分体会到了来自一个学霸的凡尔赛。



但话锋一转,原来这样一个学霸,竟然也有迷茫、消极、无助的时候。



话锋又一转,一个从小学霸又备受打击的人没有消沉,一次次绝地反击。真是应了那句:“优秀是一种选择”。


听这段旁白,就像过山车,跌宕起伏,有滋有味,时刻抓住观看者的心。为了配合这种起起落落的心里活动,画面也十分有趣。


遭遇选择的时候


迷茫的时候


被否定的时候

 

不断折腾的时候


不过500字的旁白,竟用了一半的字数来介绍自己,才进入姗姗来迟的正题:

 

过去26 年我所经历过的一切

我所有的失败与光荣

似乎都是为了能够在这一刻

来回答你们的一个问题

「高考真的能决定未来吗?」

 

而答案干脆到只有一句:


没有什么决定,可以决定一生

 

到这里才发现,前面所有的铺垫,让这句话更有分量。

 

在正常的文案中,关于回答“高考真的决定未来吗?”的处理方法,往往是旁征博引,或者直切主题。但知乎这支《所有雪琴的答案》中,却花了大篇幅将李雪琴的经历做了集中化演绎,答案却是极简到一句,我想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是前面的经历有理有据地回答了什么叫“没有什么决定,可以决定一生”,用事实做回答,比任何道理都更有说服力;


二是为了扣住关键词“过来人”。

 

“过来人”的答案不一定是标准答案,那么“非标准”答案有意义吗?

 

在人类向太空探索的历史上,“地心说”就是非标准答案,甚至是错误答案,但它依然是我们向前探索中,不可忽视的一大步,并且指引我们找到了更大的“标准”答案。

 

或许在人生的答卷上,束缚勇气的从不是答案标准与否,而是来自对未知的恐惧。

 

而“过来人”的答案就是让你消解这种恐惧。“过来人”可以让你即使身在1层,依然可以拥有一双可以看见50层风景的眼睛。

 

面对高考,争其必然,顺其自然,就是最好的状态。

 

  知乎|吾辈问答  


  绑定高考,回答教育大命题下的困惑  

 

今年是知乎十周年,很多人知道一月份知乎上线了品牌篇《有问题 就会有答案》,但很少人知道,知乎同时上线了一个平台:吾辈问答。



知乎发起「吾辈问答」内容IP,倡导人们向各自的“无人区”发起挑战,会不定期围绕全民关心的社会议题,包含社会、经济、文化、民生、教育、娱乐等等领域去化解每一个问题背后的焦虑,辐射面非常广阔。借由这个平台,知乎可以更深刻地参与到更广泛的社会命题中去。

 

本次《所有雪琴的答案》就是在高考这个全国关注的节点,回答考生们以及考生父母们在教育大命题下的困惑。希望从一定程度上鼓励考生以更加勇敢且平和的心态应对高考,发挥出最好的状态。

 

其实知乎对于高考的关注已经由来已久,甚至早于「吾辈问答」内容IP上线。自 2019 年提出「从这一次,到每一次,有问题,上知乎」以来,知乎已经连续 3 年持续深耕「高考」营销节点。

 

2019年:《填好志愿,先上知乎》



2020年:《答案》



而今年,就是这支《所有雪琴的答案》。

 

从命题的变化可以看出,知乎在2019年还是只在关注“高考志愿”本身,2020年和2021年,开始借由高考这个节点,辐射人生各阶段的各类决策场景。今年将高考命题归入「吾辈问答」内容IP之下,又放大格局,将知乎与我们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知乎陪伴用户度过一个又一个关卡,传递“有问题 就会有答案”的品牌主张。

 

通过三年深耕,知乎一步步占领高考节点,抢占用户“高考问题问知乎”的认知高地。也是因为高考生人群是知乎要争取的精准用户。18岁阶段的高考生,是最有进取精神人群的横切面,与知乎具有天然联系。

 

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度过高考这个关卡,走上社会,会有更多关于毕业选择、求职、婚恋、工作、生活等各种难以抉择的困惑刚需问题。陪伴他们的成长,他们也会变成知乎上的“过来人”,提供自己的经验和见解,来为下一代有困惑的年轻人提供建议。这也正是「吾辈问答」这个内容IP的深远价值与意义所在。

 

大家想必还记得在五四期间刷屏的《重逢》,是在建党100年期间、主流价值观宣导的重大题材。回答了「吾辈问答」五四之问:这一代年轻人,还有不计生死的血性吗?

 

点击海报,了解《重逢》更多信息



其实在更早之前,1 月份知乎十周年品牌焕新时,就聚焦「适老化」问题与「代际沟通」问题,推出了《马路边的答案》与《镜子里的答案》,也在社交网络上广受好评。

 

《马路边的答案》

不会用智能机的老人,如何才能打到车?



《镜子里的答案》

为什么年轻人春节回家,待不了几天就想走?



不管是《所有雪琴的答案》、还是《重逢》,亦或《马路边的答案》、《镜子里的答案》,所有「吾辈问答」的内容,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并非自上而下的沟通,而是平等探讨。

 

可以看出,知乎「吾辈问答」是希望以朋友的角色出现在用户面前,而非师长。

 

如果你的身边没有“李雪琴”,也一定会有“赵雪琴”、“钱雪琴”、“周雪琴”、“吴雪琴”、“尼古拉斯·雪琴”…因为知乎,就是你的朋友,在知乎里,什么雪琴都有,这也是片名《所有雪琴的答案》的意义所在。

 

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即便你想躺着,他们也能告诉你,在哪儿躺着更舒服”的人。


当然,这是…开个玩笑。

 

朋友是最舒适的相处状态,不会替你做决定,只会给你提供参考。

 

因为朋友彼此理解,彼此相信,嘴上跟你说着“躺平”,心里想的却是:我愿陪你把所有麻烦“趟平”!

 

有问题,先问知乎过来人。

有问题,就会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