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就那点小破事儿(id:cherliu2015) 作者:Cher

原文链接:创意是创意的专利吗?


标题里第一个“创意”是指创造性的点子和想法。第二个“创意”指代人,这里特指营销传播公司创意部人员。


之前在我们的策略课堂最后一课跟一位同学争执,起因在于他作为一个业内相对资深的同学表示策略不需要创意。我得说这是我的职业痛点之一,但凡有人说planner不需要创意,planner是纯理性和逻辑的动物时,我都会莫名很气。


以前生气或许还是为了捍卫自己,觉得我明明就有很多创意点子啊,凭什么硬要给我按上一张僵硬的理性面具(这也是对理性的成见)。现在终于跨出了一点个人的边界 --- 如果一个有十年行业经验的人固执地认为planner只需要搜集和分析数据,完全不需要创造性思维,并且言之凿凿地把这种观念传递给新一代从业者的话,不仅planner这个工种会向更不被人待见的深渊滑落,而且对整个行业都没有一点好处。最可怕的是,行业里这样的老人为数不少,明明在批评行业现状时义愤填膺,却在现实操作中跟自己不齿的人事如出一辙,又把蛮横消极的观念传递给下面的人,一代又一代。到今天很多行业新人根本就没有见过专业的阿康、专业的策略、专业的创意是什么样子的,好的模版全都没见过。行业这样下去,还会好吗?


我之前也争辩道 -- 你看成功的创业者在运筹商业计划时哪个是不需要创造性思维的?也有朋友指出,创造性思维和创意是两件事。“创意”很容易让人第一时间联想到营销传播公司的后期创意产出内容 -- 炫目的画面设计、或动人或矫饰的文字,而前端的planner不需要那样的创意。我想说,我们不能因为在创意行业待久了,反而对创意的理解变窄了。


“创意”、“创造力”不过是中文文字的不同表达形式,或许这里用英语来表述更合适。Creativity -- 做策略的人需不需要Creativity???


曾经无数次说过好策略人员需要的是左右脑都发达,但似乎不是每个人都真明白。无论是商业策略还是品牌策略及至社交传播策略,前期需要的是深入的数据分析和发掘洞察的能力,后期是提供创造性解决方向的能力。事实上,我个人的认知是,哪怕在做看似枯燥精细的数据分析时仍然需要启动创造性思维的按钮。大量数据堆积在一起,采用什么样的分析工具和方式?如何挖掘数据里的隐情?数据分析到底指向何方?......思考这些问题,没有一些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是很难顺利推进的。


市面上拥有各类数据的公司很多,真正能做好分析工作的却仍然凤毛麟角。去年初跟一家4A公司合作,其中毫无意外地包含了一块时髦的舆情聆听部分,可是做出来的结果看了叫人吐血。比方说,其中的一个发现是美妆品牌用明星代言的社交话题讨论度比没有代言的要高,所以建议客户要用明星代言。这算不算得上是专业脑残?


接着我们来说说这个创造性解决方案。


朋友说做策略不需要有创造性思维,他还特地将此类比律师。我想说,你对律师职业是有多大的误解?在我看来,任何一个需要提供专业解决方案的工作,都渴求创造性思维。当然,这里的创造性产出的结果并不是花哨的图案或文字,而是以一种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创造性方法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又当然,如果你一定要拿基层律师、会计的职位需求来辩驳,我也无话可说,因为我们的讨论根本不在一个维度上。创造性思维或许的确属于少数人,但那群人一定是最有可能走到职业塔尖的人。而现在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在于谁天生就有创造性思维,而是硬生生把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意识给掐灭了。


不用把创意能力看得太大,觉得创意是天赋灵感,好像除了创意之外的人都不配得到似的。而有时候呢,又把创意看得太小,认为创意不过是每次提案后面套路化的小点子,不值得伟大的策略人员浪费时间关注。要么不敢碰,要么不屑碰......时间一长就成了没有能力碰。这种莫名其妙的错误认知让大多数策略在大多数营销传播公司都处在了鸡肋的位置。别怪别人,多反省自己。


如果我问:你觉得广告公司、营销传播公司谁最应该有创意,你会怎么回答?


我的回答是 -- 每个人。


很早之前也讲过这个例子。在JWT多伦多时,有一次创意得大奖,大家把收发室小哥也拉进了庆功队伍。据说那个idea的雏形是收发室小哥在送报刊杂志时偶尔听到创意讨论后给了一嘴建议,结果就用上了,还得奖了。对公司所有人来说,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创意不是创意人员的专利,每个人都有灵感勃发的时刻,公司鼓励并欢迎每个人的高光时刻。


这是一个很小的例子,我想说的是创意文化的培养。创意文化是开放的文化。我们今天在这个行业,常常碰到阿康、策略提出的idea被轻易弃置,创意人员捍卫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容旁人侵入;也有创意老大随意杀掉或是盗用年轻创意人员的想法。这些人看似义正言辞,实则无比心虚。凡此种种见多了,再提什么创意热情,只怕是会被人笑话。


我们既不懂创意,更不理解为什么需要孕育创意文化。


追根究底,源头都是对行业和自身工作的定位认知发生了偏差。要么只顾着玩弄自己的小聪明求得奖,完全不在意客户的商业问题和品牌挑战。要么呢,一门心思关注商业数字,套路、抄袭、程式化的解决方案,陷入无聊的重复。创意传播公司作业的终极目标不再是通过帮助客户谋求最有创造性和爆发力的解决方案来获得商业回报,而全然为了无限的金钱和极度的自我。殊不知,行业烂了,个人再强也是强弩之末。


目标变了,路线就变了,行为就变了,最后意识也变了。


在北京麦肯时,有个创意大哥送我一副作品,好像也是要拿去参加什么创意奖项的。前两天突然想起来,翻箱倒柜地找出来看了好一会儿。现在觉得分享给大家也挺合适。



无论是所谓创意还是创造性思维,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一件轻省的事。思考,挖空心思地思考,有时候的确有如被钉上十字架,是受苦受难。很多人因此放弃了,选择走一条宽阔平坦的路。选择不同,无可厚非。但如果你选择走一条很多人都在走的大路,就不要再抱怨为什么不容易被人看到,为什么没有出头的机会,为什么离目标越来越远......


创意本身孕育着无穷的力量和乐趣,有如基督复活,但唯有经历受难才能得着重生。


你,愿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