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然阿姨的产品课(id:illusionland)作者:然阿姨的产品课

原文链接:一个互联网运营从意识上脱离打杂之路


最近陷入一种关于价值的迷思,可能也是很多互联网运营同学遇到过的。


一方面,承认自己在做的事情是需要去做的;


另一方面,很多具体的事情不能带来成就感。感觉自己有时就是个打杂的。


这个迷思与运营工作的特性有关。运营需要处理很多日常的、繁琐的问题,以保证一个产品的良好运转。


但这样一来稍不留心就会陷入到琐事中去,看起来天天在忙,其实没半点进步。


于是这导向了一个问题:


运营什么时候才能不打杂?……有没有一些确切的方法和路径?


1

   

从招聘说起


最近因为招人我和很多人交流过。我发现聊过的感觉不错的人,大致分为四个类型:


一类是潜力型的,这条只针对工作三年内的年轻人(三年以上就不是这个要求了)。


如果能体现出超出一般的逻辑思维、主动性和务实精神,我会觉得这个人不错,能做事。


第二类是经验型的,在第一类的基础上,如果能够非常清晰自己做过的事情及达成的结果,知道某个领域怎么耕耘,我会觉得假如方向匹配,是合适的独当一面的人选。


第三类是可以从过往工作中提炼出一套通用的框架,并且复用到相似业务中去,带领团队用高举高打的策略去做产品运营。


我会觉得这个人是一个战略型+领导型人才。


最后还有一类,具有强烈个人特质。就是你也说不上来他/她特别擅长的是什么,但他们非常明确自己想干啥,我会被他们对业务的理解、判断和坚持打动。不过这类人我见的非常少。


这是互联网运营人才市场现状的缩影,它反过来可以映射到我们对「好运营」标准的树立。


一个常规意义里,运营从打杂到变厉害的成长,也大多是遵循从一到三的过程:


让自己能力更强,在就业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最好,能够和自己做的业务互相成就,从而让自己的竞争力产生质变。


这里可能是一个价值争议点,我相信很多运营也不见得是抱着这样的想法。


可以先搁置这件事,只从技术性角度看运营可以怎样脱离打杂~


2

   

用工作把时间填满是会后悔的……


很多人以为只要自己工作足够充实就是在成长。他们无法忍受自己哪天上班摸鱼,不停去完成一项项工作,以此换取心理上的安慰(我在说自己……)。


不过事实是,这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因为忙着可以让人免于直面自己选择的责任。


一个运营随时有 100 件事情可做——


写个文案抠个设计稿;


精选些内容;


上个资源位;


维护下核心用户;


优化下推荐策略;


制定下合作规则;


策划个活动;


……


这些事情一件件排下去,这个运营永远没有空闲的时候,大家都会觉得,啊他/她好辛苦,好忙啊。


可惜几年之后……他/她会彻底陷入虚无主义……


就像西西弗斯一样,生命在周而复始的无望中渐渐消耗。


3

   

什么鬼方法论


运营的方法论感觉像玄学。


我们在跟资深运营交流的时候,总是希望听到关于方法论的分享。大公司里的晋升制度、分享制度都是在激励员工提炼自己的方法论。


但我自己是不迷信什么方法论的。


比如,我曾经做过商业化运营,我的方法就是整合资源置换。


后来,做过一段时间的游戏社区,方法是制造话题,邀请主播,这样也能看到数据的明显上涨。


这些所谓的方法论一句话就说完了,没任何好总结和输出的价值。后来我觉得事实应该就是这样,没有哪套方法论是学会之后就运营能力大涨的。


方法论只是我们不知道怎么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制造出了一种可被量化的模式来便于作出评价,谁迷信就完蛋了。


例如,知道了怎么搭建平台激励体系之后,最重要的是怎么把这个生态给盘活了让这套体系玩起来。


这里边离不开人每一次沟通,反馈,需求推动和结果输出。是人的参与直接决定了结果的差异。


否则方法论完全可以被自动化机制给替代,还要运营做什么?


我听过很多人讲框架,策略,打法。听起来好厉害,不过,这些都是要有业绩作为存在基础的,否则就是空中楼阁。


4

   

可能,把一件事情做深是条路径


所以,既不能一味低头做琐事,也不能只提炼方法论。运营工作的难点在于从和日常繁琐工作的结合之中,找到对业务和自己的价值。


价值来自于哪里?我觉得是做到别人替代不了的程度


从最简单的说起吧。


找设计做一张 banner 图的时候,要考虑:


希望传达给用户的氛围、价值点是什么;


与氛围契合的素材和色彩怎么搭配;


价值点通过什么方式传达,用户是最 buy 的;


要不要做诱导点击……等等。


但同时也可以把需求提给设计师坐等收图。


给用户推荐某个内容的时候(可以是一个热点话题、也可以是一个热门内容),要考虑:


为什么选择这个内容,规则之上有没有数据或者证据做到对自己的推荐心里有数;


推荐形式、素材、场景、时间点应该是怎样的,才能做到推荐效率最大化;


该如何评估这次推荐的价值。


最后,不做这个推荐会对整体目标有影响吗?但同时也可以按照常规做完推荐和数据反馈,这事儿结束。


设计一套运营规则的时候,要考虑:


设计这套规则现在和未来的核心目标是什么,能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


玩这套规则的人现在和未来最关心的是什么,这套规则能满足他们吗;


怎么样尽可能在这套规则运转下让自己收益最大化;


这套规则的基本框架是不是足够强壮的,可以容纳更多的玩家入局;


有什么办法可以搞定玩家们,让他们积极参与;


这套规则的运营成本怎么压缩到最小,比如各种自动化能力的建设?


什么时候需要调整规则?但同时也可以头痛医头,这套规则先解决现有问题再说。


这样做的结果是通过长期积累,会对自己有自信,因为你一定是对这个领域积累最深的人。


5

   

想清楚价值然后自带节奏合理布局


但是想把每一件事情做深是不可能的,需要判断最值得做的是哪些,并且告诉你的下属、搭档和领导。


我知道有很多运营都非常听话,这会让他们在遇到一个决策能力强的领导的时候能够快速出成绩,可是工作几年后就会遇到瓶颈(好吧,说的还是我自己……)。


当他们到了一个陌生领域没有经验可以复用的时候,往往是职场滑铁卢的开始。


所以,只能不断问自己:


这个团队现在最需要什么(把思考业务目标和方向当作自己理所应当的事),我的经验和擅长之处和团队目标契合吗?


我的工作中的哪些模块对当前最重要的目标有直接帮助?能拆分到具体的工作项上去吗?


一个做社区运营的人,很需要对社区内容的敏感度和核心用户的维系能力。


一个做商业化运营的人,对渠道的掌握,商业化体系的设计在同领域超级有价值。


一个做内容运营的人,对用户、内容、推荐策略的了解、运营手段的使用,对产品是不可或缺的。


清楚自己的价值是一回事,另外一定要看你的价值是不是团队这个阶段所需要的,会不会被认可哎!


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不断辨别做事和做对团队真正有价值的事之间的差异(不要做一个被老板使唤得团团转的人啊……)。


然后,多花点时间想想怎么把不重要的事情拒绝掉,把对自己没有成长但是对其他人有成长的事情协调出去,自己聚焦做有价值的事情,并且想办法强化这个价值。


例如,一个运营在团队人手不够的可能被安排其他方面的活,与其他同事协同。


没必要事事都做 owner,如果精力无法安排,那在自己价值体现得不明显的项目里,让他人带节奏也没什么。


6

   

用数据牵引策略


运营都是数据导向的,毕竟运营的目标都是让产品的某一方面变得更好,这个「更好」显然是可以用数据衡量的。


所以一个运营做的重点事情都应当明确数据评估方法,通过数据得出结论。


有些事情我们乍一看会觉得很难用数据去衡量……例如,给内容打标签这件事。


标签是内容基础信息中的一种,可以方便用户建立更完整的索引路径。然而……


在讨论标签价值的时候我们会发现:


用户端可见的标签通常对推荐是没有特别意义的。


用户端可见标签只对用户有价值。


但是内容增加标签之后,从数据上发现标签点击率呈明显头部效应。


那,还需要投人力去做一个庞大的标签体系吗?惯性会让我们觉得标签需要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但也许只是重点做头部就好。


还有一些数据看起来似乎并不能指导运营,例如,一些常规周报。


每周的数据似乎都是稳定的,偶尔出现波动往往也有各种原因可解释:


节假日啦、内容质量啦……等等。分析基本靠猜测。


比如,往往我们都知道,节假日活跃会涨,噢它真的涨了,但是涨多少?只能靠经验预估。


这种分析其实没啥价值,但如果结合大的策略调整关注的是更长一段时间趋势性的变化,也许是可以推导出这些策略价值的。


总之,没有数据分析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以上提到的价值、策略全都无从谈起,只能显得自己是在很辛苦地打杂。


既然同是打杂,就要准备好接受更年轻更廉价的劳动力替代自己!


7

   

要做一个很厉害的运营吗?


又回到了这个问题……最后还是上点价值吧……


运营这份工作的价值不仅在于通过自身能力和意识的提升而被市场认可。以上所说的种种通用方法都只是在方法层面,而不触及价值观层面。通过这种方法成长起来的运营可能会成为一个厉害的运营。


但是要做一个厉害的运营吗?


有时候,一个运营只是想做好某一个产品而已。外界的通用评价标准并不能非常影响到这类人的价值感。


可能做一个这样的运营会更加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