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古里奥(id:coolioyang) 作者:古里奥



我运气比大多数同行都好,既不需要开视频会议,还得空刷刷社交媒体上视频会议,视频直播主题的段子,很欢乐。虽然疫情是个大坏事,却也感恩其推动了虚拟会议的普及。

 

一直在跨国公司服务,视频会议是常见的例行工作。因此也有了一些约定俗成的礼仪和做法,以下,供大家在非常时期参考:


视频并不必须


相信大家语音会议的经历都要比视频多得多,其原因无非视频的门槛比较高,不仅硬件要支持,还需要有适合的环境。而语音会议不仅可以释放网速压力,还可以把注意力更好的放在要讲的主题上。

 

毕竟,与会者的表情,穿着,网速都会让大家分心和打扰开会进度。因此,发起一个会议之前,请再三考虑一下,是否真的必须视频。


所有人都需要提前


必须视频会议的话,组织者需要提前把拨入方式通过邮件发给所有人,如果上次通知距离开会时间超过一天,在开会前一个小时内,把拨入方式再次邮件给大家。之所以强调用邮件,是因为在IM上很容易找不到信息,或找错,弄出乌龙。

 

所有与会人员建议在开始前五分钟拨入。所有人都能提前,就留出了一点时间做硬件测试。另外,我们无法预测会议系统需要下载什么,接入什么,测试什么,或者有什么bug和系统崩塌。所以不要等到开会时间到了再去接入。这会导致所有人等一个人的状况。

 

如果是会议的组织者,最好提前十分钟进入等待,参与人员因为主持人没有上线无法接入,会对会议是否如约进行有所疑惑,会引发多余的沟通和确认。

 

开会所需要的文件,必须在开会前至少十五分钟发给所有与会人员。一方面这样可以让大家提前下载,阅读,节约开会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防备突发设备问题。以下会讲到。


备选方案必须有


一旦会议不正常,需要迅速切换到备选的开会方式去。这就需要组织者在之前已经想好备选是什么。一般的备选方案需要比视频会议的门槛低,比如语音,甚至微信会议。这样不管是视频系统的问题,电脑的问题,还是网速的问题,都可以避开继续会议。

 

而前面讲的文件预先发出,在备选方案上线时就派上了用场。


次序和秩序


虚拟会议比正常需要更多的精力保持注意力集中,对脑力和体力的消耗都更大,因此需要尽量缩短时间。

 

因此沟通方法也要有所改变。尤其是,所有与会人员都要戒掉打断别人的习惯。否则很有可能在话题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与会人员都失去了耐心和注意力,导致最后无法达成共识。

 

比较好的经验是由一位主持人,一般是会议组织者,在开会伊始把顺序、内容和注意事项讲清楚。不要直接把开场抛给演讲者,因为主体演讲只是会议的一个部分。不应由演讲者从头负责到尾。会议组织者才是应该对落实设备,参与人数,会议秩序,以及会后跟进负责的单位。

 

一位说话时,所有与会人员保持安静,直到对方说完再开始提出自己的想法。打断的行为应该由会议主持者及时阻止。而当同时有多人需要说话时,由组织者安排顺序,逐一发言。

 

相应的,组织者也可以在发言者说话拖沓,没有重点,反反复复的时候及时阻止对方,以提升会议效率。总之,每一个视频会议,都需要一位为听众着想的组织者。


控制时间


由于上述所讲的注意力问题,视频会议的时间应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以避免疲劳和跑题畅聊。而我个人经验,最佳长度为45分钟,这样不管是谁需要倒水,去洗手间,或者回微信电话,都可以等到会议结束之后,而不影响会议效率。

 

如果会议的流程很长,简单的办法就是拆成几个会议开。想要一气呵成,往往得不偿失。要让每个会议都有价值,而不走形式。


做好会议笔记


有些团队因为使用了视频系统的录制功能,就忽视了会议记录,这是不对的。录制功能只是备份,以防万一用。而一个会议的话题,共识,跟进都应该有专人记录,并在会议之后发给所有参与者。这才能有效提高之后的跟进效率。

 

想象一下如果有人忘了开会的结论,需要去看一个一两小时的视频文件寻找,简直就是个灾难。

 

另外,如果会议设备允许,开会的时候也可以鼓励大家把问题和反馈同步留在系统的留言板,或类似功能区域。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打断,另一方面可以可以方便组织者控制会议秩序,最后方便做笔记。

 

其他的基本礼仪,包括:寻找安静的环境,有舒适自然的背景,着装得体,不要对镜头过远或过近等等,我就不赘述了。

 

总得来说,开视频会议也是职场一部分,要获得更多认可和赞许,就需要认真考虑每个细节。但我想强调,如果确认因为客观原因,自己不适合视频会议,就在第一时间跟组织者提出,以便另行安排,不要硬着头皮开了会,结果影响了会议效率,还降低了同事对自己的好感度。